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 详细

蘑菇飘香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1:20:07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大兴安岭是个百宝矿,每个季节有不同的宝藏。

  秋风送爽,几场秋雨过后,山里的蘑茹如雨后春笋般“蹭蹭”地钻出地面,撑开各式各样的小伞,在草疏风静的林间好奇地观察这个世界。大兴安岭山坡野岭便成了蘑菇的世界。

  采蘑菇、晒蘑菇、买蘑菇、储存蘑菇、邮寄蘑菇是这个季节,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微信朋友圈、朋友群,大家喜滋滋地晒出采蘑菇的视频和图片,收获的喜悦难掩幸福的笑容和对生活的感恩。早市上、农贸市场、马路边各种品类的蘑菇轮番登场。挑选蘑菇、讨价还价的人络绎不绝……卖蘑菇成了勤劳的林区人秋季不菲的收入之一。

  我的家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塔尔气小镇,这里群山环绕、植被丰厚、夏季较短。秋冬节气分明,只要立秋节气一到,天气马上呈现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早晚温差变大的秋季气候特点,“秋老虎”的天气在这里基本不存在。若是雨水充沛,阳光可人,富饶的土地就成了野生蘑茹的乐园。

  “惊雷震菌冒万钉,满山人头奔汝来……”当秋天的第一场大雨浸透山林,各种菌类便欢快地接次从腐叶和泥土中钻出地面。白草蘑、黏团子、榛蘑、桦树蘑、灰顶蘑、鸡血蘑、紫花脸蘑、扫把菌、松树菇、猴头菇、木耳菌……时令的鲜美成为大兴安岭林区名优特产,也成为林区人舌尖上的记记。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山里的蘑菇香伴随我的成长我的经历。小时候,家里居住的平房离北山很近。秋季,母亲每天做完家务,便拎着小筐上山采蘑菇,通常离居民区近的山蘑菇很少,蘑菇多为杂蘑。母亲只拿小容器在草丛里翻找,每天采的蘑菇都不一样,采够一家人吃一顿的便返程。从初秋到暮秋,我们每天饭桌上都会有一盘不同品类的蘑菇。有时放入小白菜清炒有时酱焖有时是蒜香蘑菇有时蘑菇切丁做成面条卤有时制成蘑菇馅饺子或包子……母亲用她勤劳的巧手,每天不重样地为我们烹饪蘑菇美食,新鲜的蘑菇浸入油香肉香蒜香酱香椒香,让一家人百吃不厌,那种鲜香让我至今难忘。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美食也为节俭的母亲节省了不少伙食开支。

  秋季,林家人每家每户房檐下成了蘑菇的晒场,长串短串白蘑榛蘑猴头……在阳光下逐渐失去水份,蘑菇中的虫子害怕变成虫子干,在阳光的炙烤下放弃美食仓皇逃窜。被阳光提炼的干蘑菇散发着混和阳光气味的蘑菇香气,飘得很远……勤劳的人家和人口多有劳力的人家,秋季的檐下便成了蘑菇的海洋,让在家身为大姐的我羡慕不已,自愧不已。

  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工作忙,母亲又干一份重体力工作,基本上没时间采蘑菇,于是,我和大弟便跃跃欲试,几次被母亲制止:“蘑菇都长在远山,没有大人带领千万不能进山,要是迷山遇到野兽怎么办?……”我们也就断了采蘑菇的念想。

  暑假,正是蘑菇季,“采蘑菇去啊?”小伙伴们一拍即合,我们没有经过家长同意,上午8点多,我和弟弟背上大花筐跨着小筐与小伙伴们徒步很远进山。在一片桦树林里,植被松软得像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草儿稀疏,树冠交错,遮天蔽日。阳光柔和地从林间的缝隙照射进来,好似在树林间划上一道道金亮色的斜线,地气蒸腾起微微白雾。远处不断传来“布谷!布谷!”的鸟鸣。白桦林林疏风静,雪白的树干上,碧绿的微黄的叶片轻轻抖动,我们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好美啊!”我深深地吸了吸清新的空气,不敢高声不语,唯恐惊扰了这份美丽……

  小伙伴们四散开来,踩在枯叶堆积的植被上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大家目不转睛地四处搜寻着蘑菇。“蘑菇都去哪了?”“哪里有蘑菇啊?”“别人都是在哪儿采的蘑菇呢?”小伙伴们边向树林深处走去边七嘴八舌地议论。我沉溺于景色,慢腾腾地跟在后面。树林空旷处,一道宽宽的金光射进阴郁的树林,我屏住呼吸顺着亮眼金光的绵延的方向望去,眼角瞥见草丛里一抹亮眼的花白,“蘑菇,蘑菇!”我兴奋地边喊边向蘑菇奔去。一大片的白蘑,断断续续十几米在草丛中迂回延展。“这是蘑菇圈呀!”我蹲下身仔细观看,一股带着泥土芬芳的蘑菇香扑鼻而来,这趟白色的蘑菇透着淡淡的紫色,阳光下质地呈半透明状,有的撑开大大的伞盖,有的大小适中,有的刚刚钻出地面小小的一朵,长长的蘑菇趟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很是壮观。

  “这是紫花脸。”应声赶来的小伙伴说。一会功夫,我们的小筐便装满了。蘑菇圈还没有采完,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把外衣脱下来,取下扎辫子的皮筋绑住领口,把袖口打结,再系上衣服前面的扣子,一个带袖的布口袋便做好了。散开的头发影响视线,我便在草丛中薅几叶蒲草,编根草绳扎住头发。这大大的蘑菇圈把我们的筐和“布口袋”装得满满当当。

  “轰隆隆!”雷声由远及近,乌云从东向西的天空快速扩张铺展,头顶热辣辣的太阳很快被遮住。这时我才想起时间,看太阳的位置应该是中午了,没有报备私自上山,怕被父母责罚,心里便慌了起来。“要下雨了,快回家吧!”于是扯着嗓子一声高过一声向树林深处喊去……弟弟和小伙伴们微弓着腰背着收获满满的蘑菇筐陆续从树林深处走出来。

  “噼里啪啦!”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向我们砸下来。“快走!打雷下雨别在树林里停留。”我边喊弟弟边冒雨快步向树林外走去。风雨交加,用草绳子代替皮筋扎的头发散开,黏在脸上,贴在头皮上;坎袖的背心湿透黏在身上。我把衣服做的布口袋的两个袖口打结系在一起,斜挎在双肩上,圆鼓鼓的口袋放在胸前,护住来之不易的蘑菇。右胳膊挎着柳条筐,深一脚浅一脚走出树林的时候,雨停了。天空像个魔术师,仿佛一挥衣袖乌云立刻变得浅淡,太阳时隐时现。

  趟在齐膝深的草丛里,草尖上的露珠随着脚步滚动滑落飞溅,落在本来就湿碌碌的裤管上。衣服黏腻,连蚊子也变得黏人,任凭哄来赶去,就是“嗡嗡嗡”地围着你转,伺机咬上一口;回程的路变异常遥远,任凭加紧脚力,离家还是好远;被雨水浇湿的蘑菇吸收了水份比原来沉重几倍……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筋疲力竭地一会爬山一会下坡一会穿树木过灌木一会趟草甸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坚持背着自己“沉甸甸”的收获,不肯放弃……

  回到家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们怯生生地看着母亲的脸,等待责备。母亲拿下弟弟肩膀上的花筐,看到衣服上透出的血迹,红着眼睛帮弟弟脱掉外衣:双肩被蘑菇筐压出深深凹陷的两道殷红血印,背心被灌木刮了一个大口子,露出带着泥土的花肚皮。脸上泥水混合成小花脸;我更是狼狈:两条胳膊上蚊子叮的红包成片成串地肿了起来,胳膊比平时粗了许多。脸被灌木丛的树枝刮破一条口子,上嘴唇被蚊子叮得肿了起来,嘴巴被迫张着闭不上。脸上泥水汗水混合头发一缕一缕贴在脸上……

  那晚,母亲做了一盘蘑菇炒肉,油亮喷香,一端上桌便勾起食欲。我大口小口地吃着,觉得那晚的蘑菇格外香……那个蘑菇飘香的夜晚也成了我今生难忘的记忆。  (吴芙蓉)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