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山北麓那片广袤无垠、充满神奇色彩的北疆大草原上,镶嵌着一所示范性国门高中——百灵庙中学。它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在草原的天际,更是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母校,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在县域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现实困境中,它宛如一座灯塔,发挥着文化传承的示范引领作用,照亮了草原学子前行的道路。
踏入这所充满魅力的校园,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开启了文化盛宴的华美大门。书法社团里,墨香悠悠氤氲,似一缕轻柔的梦,萦绕在每一个角落;腰鼓社团中,铿锵韵律如激昂的战歌,振奋人心;合唱团里,清越歌声似潺潺溪流,流淌出动人的旋律。这三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流动的文化画卷,在校园中徐徐展开。这所深藏在草原深处的学校,正凭借特色社团,精心构建起一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互交融的育人生态城堡,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真切触摸到中华文脉那鲜活而炽热的温度。
走进书法教室,数十名学生正屏息凝神,全神贯注。狼毫轻触宣纸,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春蚕在静谧的夜晚,细细咀嚼着桑叶。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兰亭集序》的临摹作品,笔锋婉转,韵味悠长,承载着少年们对书法美学的无限向往与执着追求。在这里,汉字不再是作业本上枯燥乏味的符号,而是化作了可触可感的艺术生命,在笔墨之间尽情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操场东侧的安塞腰鼓训练场,是一片热情似火的海洋。红衣翻飞,如燃烧的火焰,在风中肆意舞动。“咚叭!咚叭!”上百名学生踏着激昂的鼓点,腾跃旋转,身姿矫健。系着红绸的鼓槌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炽热的轨迹,仿佛是历史的笔触,书写着青春的激情与豪迈。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点项目,腰鼓社团特邀民间艺人驻校指导。这些民间艺人就像文化的使者,将古老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学子。
“现在每次击鼓,我都能感受到祖先的豪情壮志。”同学们抹去额角的汗珠,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腰间的鼓声愈发激越,仿佛是内心深处对文化认同的强烈呼唤。这种源自农耕文明的原始力量,如同潺潺溪流,滋润着年轻一代的心田,唤醒着他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走进音乐教室,悠扬的乐声如潺潺流水,从琴键间轻盈流淌而出。学生们沉浸在音符交织的美妙世界里,如同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在基础练习中,他们如同勇敢的探险家,一步步叩响音乐艺术的神圣大门,探寻着音乐的无穷奥秘。
在国学经典诵读社团的课堂上,同学们用标准的普通话,深情吟诵着《诗经·小雅》。字正腔圆的发音与古韵悠长的诗句相互碰撞,绽放出奇妙的火花,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老师教我们既要读准每个字音,更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山河气象,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同学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学经典的敬畏与热爱。
学校精心构建了必修 + 选修、传承 + 创新的社团体系,宛如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这些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实践等多个领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心仪的社团,如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属于自己的彼岸。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独具匠心,将普通话训练与经典解读巧妙结合,组织诗词飞花令、红色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字斟句酌间,如同品味一杯香醇的美酒,领悟着中华语言的独特之美,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纸浆画创作重现阴山岩画的神韵,仿佛将古老的历史画卷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生物社团用现代科技解析传统药材,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们在导师的悉心引领下,于古今交会处寻找文化坐标,探寻传统文化的根源与未来。
当暮色如一层轻柔的纱幔,染红教学楼的屋檐,腰鼓声渐渐远去,仿佛是白天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然而,书法教室的灯光依然明亮,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在这里,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展品,而是青春跃动的脉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当孩子们在敲击腰鼓时品味先民的祈愿,在临摹碑帖时触摸文明的密码,文化自信便如同春草,在心灵的旷野上蓬勃生长,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一路向北,达茂大地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国门百中,桃李芬芳,争奇斗艳!百灵庙中学这颗国门边陲的教育明珠,必将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更多草原学子的未来之路!(田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