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包头市 > 详细

“拒不履行,恶意逃债,拘留!”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15:51:56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近日,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执行局处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迎来关键节点。在执行阶段,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张某虽已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张某八月中旬前向王某偿还10000元欠款,但张某却迟迟未按协议履行。

  执行法官为促成案结事了,多次主动联系张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阐明拒不履行和解协议及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法律后果,并给予其合理的履行宽限期。然而,张某对法官的耐心劝导置若罔闻,屡次以各种借口敷衍推脱,毫无实际履行行动,明显缺乏履行诚意。

  面对张某的一再失信和消极对抗,申请人王某的失望与愤慨与日俱增,认为张某是在故意拖延、逃避执行。

  鉴于被执行人张某在法官多次释法明理、明确告知风险并给予机会后,仍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义务,为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在综合研判案情、确认张某具备履行能力却主观拒不履行后,当机立断,依法依规决定对张某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拘留决定的现实威慑力瞬间击溃张某心理防线。面对“拘留十五日”的字眼和法官的坚决态度,张某脸色煞白,惊慌失措,深知这是避免被带走的最后机会。

  为避免被拘留,张某在众人注视下紧急拨打电话筹款:“快!马上微信转我一万块!不然我就要被拘留了!”关乎人身自由的筹款声在调解室内格外清晰。

  在拘留措施即将从“威慑”转为“行动”的巨大压力下,筹款异常迅速。不到半小时,张某就收到亲戚微信转账的10000元。他如释重负,在法院工作人员和王某见证下,立即将该笔款项分毫不差地转给王某,该案圆满执结。

  此案在短时间内高效解决,清晰展现了司法强制措施的强大威慑力。面对即将成为现实的拘留后果,张某在最后关头“爆发出惊人的筹款效率”。此案再次印证,对于有履行能力却心存侥幸、拖延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果断亮出司法拘留的“利剑”,是打破僵局、实现债权的关键一招。它不仅有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也直接警示了张某及其他潜在失信者:法律底线不容试探,逃避执行的代价终须承担。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