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包头市 > 详细

借“库”生智 四方联动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16:30:27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2025年7月,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调解员巧用多元解纷案例库,通过参考调解成功案例,联合“人大+综治+村委会”,成功化解一起跨度长达三十余年、涉及近百名村民的集体土地权属纠纷,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维护了基层治理和谐稳定。

  案例库破局:从“无处着手”到“思路清晰”

upload/attachment/image/8/202508/06/175446883435c5dda6bdfcb731e3e7fef85b4647ea_local.jpg

  7月4日,美岱召镇综治中心就辖区内A村与B村村民张某之间的土地纠纷,向土右旗综治中心申请协助调解。旗综治中心迅速响应,将此案委派至土右法院调解员。

  面对这起年代跨度久远、证据模糊、涉众面广的“骨头案”,调解员在深感棘手、没有化解思路的情况下,想到了“多元解纷案例库”这个“锦囊”。通过精准检索后果然发现去年调解成功的一起典型案例与本案情况较为相似,该案以“现场沟通+实地丈量+关键知情人核实”的调解思路有效厘清了时间跨度较大的案件事实。借鉴前述案件化解思路,调解员确立了本案调解方案:一是多方联动协同。土右法院联合旗、镇综治中心、涉案两村村委会以及人大代表力量,形成调解合力。二是现场勘查核实。通过勘察现场、丈量争议土地、走访知情人还原事实。三是依法依情施策。既要保障民生,又要明确权属,解决后患。

  四方联动:高效响应,搭建平台稳控局面

upload/attachment/image/8/202508/06/17544688515a1da61688e24e3422e7f9a81ae70ca1_local.jpg

  思路明确后,为增强解纷公信力与实效性,工作组特别邀请人大代表王某参与调解,王某作为同乡镇的村干部,熟悉当地的社情民意,其立场客观中正,能有效提升双方对调解的信任度。人大代表调解员与两级综治中心、法院调解员及两村村委会迅速组建联合工作组,直赴矛盾核心地。面对现场聚集的近百名情绪激动村民,工作组迅速组织推选20名代表,快速稳控局面,搭建起理性对话平台。

  活学活用:靶向施策化解积怨

upload/attachment/image/8/202508/06/1754468892e51ad845e2c9244d84a819806e7dbb4c_local.jpg

  “摸”清本源

  听取A村村民民代表与B村张某充分陈述诉求与事实经过。又组织双方现场指认边界,进行精确丈量。并重点走访村中知情老人,终于摸清纠纷的来龙去脉。30多年前B村民张某的丈夫(已去世)曾在A村开荒耕种,后因村里修渠闸故而置换至现地块,口头约定3年后归还,但到期未收回,张某夫妇持续耕种并拓荒至5亩。今年,A村村民因听闻土地确权至张某名下而集体不满,多次到乡镇信访。

  “调”定乾坤 

  在掌握事实与各方核心关切点的基础上,法院调解员借鉴案例库中成熟方案的精髓,在人大代表、综治中心、两村村委会的见证与协助下,提出层次分明、务实可行的“三步走”调解方案:一是保民生急难:A村应保障争议地块灌溉用水,确保当季庄稼正常生长,避免因纠纷造成农民财产损失。二是明确土地归属:明确争议5亩土地所有权归属A村集体所有。张某秋收后完整归还全部土地。此点从根本上回应了村民的核心诉求,厘清了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问题。三是彻底解决纠纷。对因当年修渠、土地置换可能遗留的隐患,明确由土地所有权方A村负责后续的排查与整改。此举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未来土地使用的安全。方案兼顾历史与现实、法理与情理,当场获得双方的一致认可。

  成效与启示:智慧赋能+协同治理=高效解纷

upload/attachment/image/8/202508/06/17544689790c0dc5722c408fd5c70357f24c9a7429_local.jpg

  本案的成功化解,是“两库”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案例库作为汇聚调解智慧的“经验池”和“方法库”为调解员高效破解同类疑难纠纷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标准路径”。值得强调的是,我院高度重视“两库”的建设和应用,已累计向人民法院案例库、多元解纷案例库报送案例52篇。这些源于实践、精心提炼的案例,其蕴含的调解思路和方法,已成功指导化解类似土地、邻里、家事等各类纠纷30余起,有效提升了调解质效,减轻了群众诉累。

  同时本案再次验证了“人大+法院+综治+村委”四方协同调解模式的良好效果,特邀人大代表调解员参与,为调解注入了本土化智慧,是多元解纷的有效创新。未来,土右法院将持续深化“两库”建设与应用,不断优化多元协作机制,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更优司法力量。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