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 详细

生如夏花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30日 10:30:56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生如夏花”是个美丽的、激昂的、向上的,又是沉重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美妙词语。总是让我想起一首歌曲的歌词:“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夏花,烂若烟花般美丽,极尽所能地把美丽绽放人间,亦如我们短暂的人生……

  时光在指尖悄然流淌,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经进入秋天。还没来得及欣赏夏花极劲绽放的美丽,草甸子上各色花朵已是“绿黄红瘦”。花开花落,四季轮回,生命交替,任何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方式,可是夏花,最热烈、最奔放,也最具生命力。

  细细想来,我们多像天地间的一朵朵小花呀,在人世间的一隅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位置,如夏花一般,自强不息,努力生活,坚韧勇敢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个夏天,有太多的事情让我感动,有太多的事情让我泪目。时光的刻刀在我们身上刻下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增加了我们的阅历,转眼已知天命。回味过往,我们生龙活虎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如夏花一般走过的岁月多像一杯烈酒啊,初饮火辣辣苦涩涩,随着时光的历练和沉淀,才慢慢品出它的醇香与甘冽。

  这是个忙忙碌碌的夏天,经历了太多心潮波澜起伏百感交集的事情。我哭过笑过感叹过无奈过!这是一个婚礼极多,葬礼也接踵而至的夏天,让人一半欢喜一半忧伤。孩子长大了,我们变老了,父母走到了暮年。许多同龄朋友家的孩子结婚了,他们又多了一个称呼——婆婆或者岳母。每一场隆重的婚礼我都怀着无比喜悦和真诚祝福的心情参加,但每次婚礼现场都免不了心怀感伤,悄悄落泪。

  记得那日,一位同学的女儿结婚,同学满脸凝重地托着女儿的手站在T台的起点,他那黝黑的饱经风霜皱纹堆叠的脸与女儿洁白婚纱映衬下青春洋溢白皙漂亮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他把女儿的手交到女婿手里的瞬间,一行泪水抑制不住地穿越皱纹的沟壑流淌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一天,无论再坚强的父亲也会百味杂陈老泪纵横……

  他,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同学。妻子患有抑郁症,他30年如一日的照顾妻子,对女儿当爹又当妈,年青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很充实。他的人生就如夏花般轰轰烈烈,虽然没钱没势没事业,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小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妻子在他的照顾下,身体日渐好转,婚礼答谢的时候,他拉着妻子的手走向舞台向宾客敬酒致谢……泪点低的我,泪水止不住再次奔涌而出。我致敬每一位努力生活乐观正直勇敢坚韧的人,他们好似夏花,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发出生命最强音,拼尽全力绽放自己,他们的努力诠释了生命的灿烂与辉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个夏天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几位熟识的老人告别;帮朋友为他们的父母操办后事,送老人家走入最后的归宿——那一方坟茔。忙碌之余,无尽感慨:生命如此短暂,从不为某个人而逗留。当人生历经沧桑,过去的美好成了回忆时,生命便达到了终点。

  一位好友的女儿考上市重点中学读书,她要去陪读,又放心不下家里两位耄耋之年的父母亲,为了既静心陪读又能孝敬父母,她干脆在牙克石花高价租了大房子,把家搬了过去。我们满心欢喜地送走她们一家人,以为他们在他乡开始了新生活。可没几日,就接到了她老父亲去世的噩耗。原来,刚强的老人家一直病着,默不作声地忍着病痛,到牙克石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回天。尽管现代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可我们依旧无法挽留生命走向衰落,正如人们无法阻止花儿凋谢。那些曾经哭过的人和事,都封存在记忆深处,注定要定格在时间的长河里,任凭你再努力,终究也是回不去!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安葬老人的时候,太阳悄悄躲进云层,似乎也在沉痛哀悼。殡葬仪式结束,送葬队伍陆续下山,太阳似顽皮的孩子一下子从云层里跳了出来。山间田野瞬间变得光鲜明朗。时令已接近白露,绿中泛黄的草甸子一下子被照亮。路边的野菊花开得泼泼洒洒,生机盎然。山角下一片黄豆地边上,一条牵牛花的藤蔓蜿蜒曲折缠绕在微黄的黄豆秧上,一条长茎杆上遍布着小喇叭一样的花序,争先恐后地怒放,那一朵朵清新的紫喇叭点缀在一大片即将颓废的豆丛中,好似下凡人间的紫霞仙子。我茫然:这是这个夏天最后的花朵吗?

  路上,接到另一好友电话,她激动地告诉我:“我,当奶奶啦!”我哀伤与喜悦并存。雪泥鸿踪,生命轮回,血脉传承,好友迎来了她生命中的温暖与高光时刻,让她的生命在人生的底色上开出了新的花朵。一辈辈一代代,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好似奔腾的河水,不是悄无声息的流淌,而是在生命的长河中跌宕起伏的铿锵……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无需同他人比较,无需贬低自己。你永远是最好的自己,夏花一样美丽的自己。

  生如夏花,说的是你,是我,亦是他!(吴芙蓉)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