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大土城村村民自发集资为乡党委政府送来印有“排忧解难办实事,化解矛盾促和谐”锦旗一面,表达对乡综治中心彻底解决了困扰该村多年的土地矛盾纠纷的深切感谢。
据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大土城村七队部分村民因土地“有证无地、证多实少、证少实多、地块错位”等问题产生纠纷,为平稳推进试点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土地承包、土地确权矛盾,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此事列为2025年综治中心重点攻坚任务。
受理矛盾后,乡综治中心立即联合村委会成立专班,通过“查访座” 精准锁定矛盾。 查档案,系统梳理二轮承包合同、权证等原始资料;访农户,逐户核对实际耕种地块与权证记载情况,建立矛盾台账;开座谈,听取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意见,交叉验证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准施策、分类处置”工作方法,秉持“尊重历史、保障权益”原则,经多次研讨并请示上级部门,形成《大土城村七队土地延包试点实施方案》,“有证无地”户,从“证少实多”户退地、村集体机动地等渠道补足面积;“证多实少”户,按权证差额就近补地;“证少实多”户,创新采用“超一确半” 原则(超面积50%确权,50%收归集体); “证地不符”户,优先原地块统一,无法实现的等量置换。
该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修改完善后,高票表决通过,会议明确以此次台账为基准,2027年延包时直接签订正式合同,历史积弊彻底化解,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权证符其地”,干群信任显著增强。
本次调解是基层综治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以“依法依规+村民自治” 双轨并进,化解突出土地矛盾,破解延包难题,以“分类施策+民主程序” 确保公平公正,以“立足实际+创新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下一步,三岔口乡综治中心将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乡涉延保土地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