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25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与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鄂尔多斯市中院申报的《以“交叉执行”硬举措 做优营商环境软实力》实践案例,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成功入选“2025法治化营商环境创优实践案例”,成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标杆之一。

近年来,全市法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工作要求,聚焦市场主体在立案、审判、执行、破产等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创新构建以“交叉执行”为核心的执行工作机制,通过制度“铸剑”、改革“砺剑”、合力“亮剑”,推动执行工作从“个案攻坚”向“系统治理”转变。首创“预交叉执行”“关联案件前置核查”“差异化追责”等机制,有效破解“人难找、财难寻”等执行难题,实现了执行效率与公信力的双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交叉执行”模式处理案件15038件,攻克“骨头案”1577件,执行到位金额8.82亿元,案款发放周期缩短至2.6天,多项核心指标位居自治区前列。同时,通过“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柔性举措,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盘活涉企沉淀资产87.25亿元,债权实现周期压缩33%以上,切实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与满意度,“法优暖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日益响亮。
此次获评国家级实践案例,既是对鄂尔多斯法院创新探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的高度认可。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推动数字赋能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为营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司法智慧与力量!(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