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鄂尔多斯市 > 详细

伊金霍洛旗检察院构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新格局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0:43:44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伊金霍洛旗检察院聚焦法治教育与校园安全,构建以“精准预防、多元互动、协同共治”为三大支点的“三位一体”法治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校园治理法治化水平。2023年以来,共开展法治进校园120余场次,受众达8万余人次,涉校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被授予“自治区青少年维权岗”称号,获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法治副校长许严荣获“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法治微课三等奖”,“伊心守法 拒绝校园欺凌”法治课荣获“自治区中小学法治课教师及法治副校长微课比赛一等奖”。

立足“精准预防”,打造前端渗透式法治教育体系。一是“菜单式”普法与“巡游式”阵地相结合。 在保留“学校点单、检察接单”精准普法模式基础上,创新打造15辆“普法先锋号”流动校车,利用车身海报、车内视听设备、随车互动体验装置,在上学放学途中播放普法动漫、展示安全知识,将校车改造为“移动法治课堂”,实现法治教育的“随时在线”和“全域覆盖”。二是“分层式”教学与“介入式”调解相补充。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展定制化法治教育,创设以法治绘本、安全儿歌、卡通情景剧为主要趣味形式的“身体安全小卫士”等主题小学生法治课程,及以案例辩论、法条解析、模拟庭审为主要参与方式的中学生法治课程,提升法治教育吸引力和内化效果。同时,关口前移,为每所中小学校配备2名兼职检察官调解员,2023年以来成功化解学生间摩擦、家校沟通障碍、校园欺凌等方面矛盾60余起,有效防止纠纷升级。三是“热点式”响应与“临界式”预警并重。针对社会热点和新型风险,及时发布法治预警课程,已覆盖6万余名学生,发布的关于新型AI诈骗预警课程有效避免数起潜在学生财产损失。同时,联合旗政数局、卫健委联合开发“伊心护苗”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报告系统,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该系统有效发现并干预了一起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

   创新“多元互动”,构建沉浸体验式法治实践模式。一是“实体+数字”双空间融合。线下持续做优法治副校长、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增强法治意识 抵制校园欺凌》法治课程荣获“自治区第一届优秀青少年‘模拟法庭’小学组三等奖”。线上依托“伊心护苗”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报告系统,应用未检课堂、类型解读、典型案例等系统模块,提供专业法律知识。二是“角色扮演+社会实践”双路径赋能。培养100余名“学生法治宣讲员”,成为校园普法的重要力量,并组织他们参与“普法先锋号”校车的日常讲解与活动策划,同伴教育间接覆盖学生超2万名。同时,拓展社会法治实践平台,设立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检察实践假期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入检察院,担任见习书记员、普法助理等岗位,参与案件材料整理、普法宣传品制作等辅助性事务,零距离了解司法运作。三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双目标驱动。在法治教育中,不仅注重传递法律条文与原则,更强调培养应对风险、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如,在防范网络诈骗教育中,不仅讲解诈骗罪的构成,更通过模拟真实诈骗场景,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可疑链接、保护个人信息、进行紧急止付,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识诈、防诈、反诈”的实操技能。

  强化“协同共治”,实现法治教育效果从“活动化”转向“机制化”。一是严格“入职查询”延伸法治教育课堂。引入“入职查询”环节的警示教育功能,在获得授权并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向相关管理人员展示因侵害未成年人被否决入职的典型案例(脱敏后),以案释法,强化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法治底线意识。并联合公安、文旅、科技、教体等多部门建立入职查询与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工作开展成功排查并解聘一名有性侵前科的游泳教练。二是“家校社医”联动巩固法治教育成效。建立家校社医协同干预机制,深化“家长法治课堂”,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发现学生需要心理或医疗帮助时,组织多方会商,形成保护合力。通过发现预警-定向会商-制定教育方案,为200余个家庭提供个性化指导,有效改善了50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三是“观护帮教”实现法治教育闭环。联合团委、关工委,与旗关心下一代培训中心等社会组织签订长期服务协议,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个性化帮教。通过帮教,该院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罪错未成年人均未发生再犯罪并重返校园,1名罪错未成年人考入重点本科大学。(付玉娟  王雄雅)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