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以“提前介入有效、审查起诉有质、社会治理有为”为主线,全面探索建立职务犯罪案件“三有”工作法,助推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精琢流程管理,把控案件质量
提前介入工作全覆盖,紧盯案件入口第一关。通过查阅卷宗、参加讨论等方式进行实质性审查,就取证程序、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问题与调查机关展开充分沟通,将矛盾及争议焦点解决在案件移送起诉前,做到事实定性准确,指控犯罪证据有力。2022年至2023年提前介入工作开展率稳步提升,除涉密敏感案件实现提前介入全覆盖。提前介入意见精细化,把好案件办理方向盘。要求围绕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制作详实的提前介入审查意见书,证据提纲更要围绕取证目的,逐条逐项列明,确保取证工作高效开展,证据收集及时充分。如办理的董某某受贿案,调查机关在调查中期对案件定性存在巨大争议,造成调查方向出现偏差,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派员介入后,克服涉案事实多、认定难的实际,对事实抽丝剥茧,厘清请托事项与职务的关联性,提出补证意见50余条,确保1个月内完成审查起诉工作,实现了案件不退查、不延期。
审查起诉精准,指控犯罪有力
做精审查起诉工作。严格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法律政策适用关,为精准定罪量刑打下基础。如办理的李某某行受贿案,经严格审查证据材料,认真分析法律适用,认为调查机关指控的单位行贿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充分与调查机关沟通后,依法对该起事实不予认定。做细出庭公诉工作。重视出庭公诉工作,研究辩护观点提前预判庭审走向,对庭审中的突发状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置,做到对证据材料心里有数,对辩护观点心里有底,牢牢把握控辩主动权,以扎实的庭审应对彻底击溃被告人的侥幸心理。如刘某某行受贿案,采取分类组合的方式制作15余万字的举证质证提纲,围绕事实、程序、情节等制作23项6000余字的答辩提纲,公诉意见均被法院采纳,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
延伸监督触角,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筑牢农村反腐败防线,严防“蝇贪”“蚁贪”“微腐败”。乌拉特前旗以农区为主,农业是大多数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农村腐败虽然金额小,但是社会危害性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惑。针对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员法治意识薄弱,财务制度、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办理的发生在农村的贪腐案件,发出检察建议3份,对个案背后的管理漏洞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源头性的检察建议并在办案期限内定期开展回复提醒,避免检察建议"一建了之”。被建议单位逐项进行整改,回复率达到100%。注重走访调研,找准检察建议“切入点”,抓好长治长效。抓牢调查研究这个法宝,深入走访被建议单位,了解单位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办案,对被建议单位在履职中常见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分析,找准问题症结,为被建议单位提供落实检察建议的思路和策略,有效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王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