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法治网讯(记者
肖玥)一枚检徽,十一年坚守。从书记员的细致入微,到检察官助理的勤勉积淀,再到员额检察官的使命担当--敖登高娃用身份的蜕变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文书卷宗间,她锤炼专业功底;公诉席上,她捍卫公平正义。这位扎根乌拉特中旗人民检察院十一年的基层检察官,以勤学善钻的匠人精神和务实敬业的职业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检察人生。
探索:司法为民传递检察温度
作为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无到有的亲历者,敖登高娃可谓是“第一代公益诉讼检察官”。从之前参与刑事案件办理工作到加入探索公益诉讼这项新生制度的行列,她潜心研习,深耕实践,致力于高质效办好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2022年初,在办理一起公益诉讼案件的过程中,敖登高娃发现一个不法分子利用流动加油车对外私自售油的线索,其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她立即将该线索移送至乌拉特中旗公安局,同时带领团队开展磋商,以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监督落实检察建议情况。
2022年2月12日,乌拉特中旗公安局立案侦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未经依法批准和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经营等高危的生产作业活动。经查,赵某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移民村租赁厂房,将油罐埋于地下存放汽油,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并利用私自改装的越野车销售汽油进行盈利,非法获利6.7万余元。
2023年3月10日,乌拉特中旗检察院以赵某涉嫌危险作业罪向乌拉特中旗人民法院公诉了这起案件。该案被评为自治区级安全生产领域典型案例。
在敖登高娃看来,公益诉讼案件的难点不在于办案数量,而是通过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那些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推动这些问题得以实质性解决。
在第二检察部任职期间,敖登高娃先后办理各类案件76件,其中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9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0件,公益诉讼案件57件,所办案件涵盖三大检察业务,全部程序合法、手续齐备,无一错案。
沉淀:检察初心闪耀办案一线
2019年4月23日,被告人巴多(化名)将收购的蒙古国山羊肉,通过被告人格特(化名)和极乐图(化名)的跨境运煤车走私运输至我国境内销售牟利。入境后,巴多雇佣皮卡型机动车为其接货,后被乌拉特海关缉私分局查获。经二连海关二连浩特技术中心检测,认定涉案肉类货物产自蒙古国疫区,属于我国禁止入境物品。
2019年7月29日,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将该案交办于乌拉特中旗检察院。
在涉外案件办理中,语言关是第一道门槛,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
受理该案后,同时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蒙古语言文字的敖登高娃用蒙古语熟练与被告人交流,给其提供翻译服务,告知法律文书内容,解释相关法律条款。案件提起公诉时,为了让被告人能够看懂起诉书的内容,敖登高娃又请教专业人员将起诉书翻译成西里尔蒙古文,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开庭审理案件时,敖登高娃全程用蒙古语与被告人交流,充分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同时,敖登高娃带头积极探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体现对被告人实体上从宽,程序上从快、从简,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不仅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海关监管秩序,而且未经检验检疫的牲畜肉可能携带大量动物传染病病因、致病菌、寄生虫,甚至多种重大传染病,这些肉类一旦进入千家万户,将直接威胁公民的人身健康安全。”谈及这段经历,敖登高娃感慨地说:“面对这样的涉外案件,当时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每次想到最终成功办理了该案,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又会让我对之后办理好每一起案件的信心更足、更坚定。”
2023年,敖登高娃担任乌拉特中旗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一职。从公益诉讼岗位重返熟悉的刑事检察领域,她从一名从专注办案的“实干者”成长为统筹一域的“领航者”,开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2023年以来,她办理审查起诉、审查逮捕等各类刑事案件200余件。
走进学挍为学生讲授法治课
守护:法治阳光照亮成长之路
在案件回访时,她俯下身子耐心给“迷途少年”释法说理;在涉案未成年人家里,她组织妇联、民政局等工作人员对未成年人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在学校课堂上,她与孩子们一起做学法小游戏,传播法律知识……翻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相册,这些温暖的瞬间记录着敖登高娃倾心开展未检工作的一幕幕。
2023年在第一检察部工作,从事刑事案件办理的同时,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了敖登高娃的又一项重任。在刑事案件公诉席上,敖登高娃是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可一面对涉罪未成年人,她的声音便不自觉地化作了春风细雨,语气也会不自觉地柔软下来。“感觉理念变化还是很大的,未检工作不是简单的起诉与惩戒,不能就案办案,要时刻想着怎么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迷途少年的心灵深处点亮明灯。”敖登高娃坦言。
“防患于未然”是更高层次的保护。敖登高娃将法治宣传教育视为未检工作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辖区内中小学校、社区。同时,她带领未检团队创新普法形式,结合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较多现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进创新普法模式,使枯燥的法条变得鲜活可感。
从事未检工作半年时间,她共办理5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6件一般预防案件,5件特殊预防案件。办案过程中,她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适用了法律援助、法定代表人到场、心理疏导、心理测评,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制度,并对3起性侵害案件开展了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工作。
围绕综合司法保护,敖登高娃与团队同事深入开展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先后办理了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和酒吧向未成年人提供酒水2起未检公益诉讼案件,并发出了检察建议。不久后,相关部门采纳检察建议,并与乌拉特中旗检察院、旗公安局、旗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2次涉未成年人网吧、电竞酒店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活动。
为在乌拉特中旗构建起“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在敖登高娃的积极推动下,乌拉特中旗检察院联合旗教育局、民政局等9家单位共同成立“鸿雁未检·乌拉特中旗家庭教育指导站”,并签署了工作机制文件。该指导站成立以来,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次、心理测评及疏导4次,切实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落地见效。
……
2024年,敖登高娃被巴彦淖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2025年,她获得了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个人嘉奖”荣誉称号,同年被内蒙古家庭教育宣讲活动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区普法宣讲活动优秀标兵。
从公益诉讼到刑事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敖登高娃始终扎根基层,以法治为犁,以爱心为种,以担当为泉,日复一日地耕耘守护,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检察官的为民情怀与正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