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克什克腾旗法律援助中心那间充满温情与正义气息的办公室里,两面崭新的锦旗静静悬挂在墙上,红色的绸缎衬着金色的大字,在日光灯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受助群众沉甸甸的谢意,更是对法律援助工作者们日复一日坚守与付出的最高褒奖。
去年秋天,来自广东佛山的张女士在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遭遇交通事故。张女士被一辆违规行驶的车辆撞伤,肇事者却拒不赔偿。身体的伤痛和经济的压力让她几近崩溃。绝望之际,他拨通了法律援助热线。克什克腾旗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案件后,深知跨省维权的复杂与艰巨,尤其在案件资料审核、异地沟通协调方面可能遇阻。为此,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跨省协作机制,主动与广东省佛山市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联动对接关系,就案件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并迅速为其指派了经验丰富的律师。律师多次与对方协商,反复沟通鉴定标准,据理力争,历经一年左右的奔波,在两地法援力量的协同努力下,最终为张女士争取到了合理的赔偿。拿到赔偿款那天,张女士特意制作了“法律援助真心为民 尽心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邮寄到中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乌某在某高速服务站做保洁,劳务合同满一年后未通知续签或不用,继续工作18天后,突然被无故辞退,并强制要求签订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还拖欠乌某5、6月份工资未支付。乌某不懂法,不知道找谁说理,心中的委屈无处倾诉。直到有人提醒她:“找法律援助试试。”她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先是安抚乌某的情绪,随后当场指派律师。接手案件的律师先通过高速管理部门查到服务区运营企业信息,调取工资发放记录,他反复与企业所在地的银行沟通,最终拿到了乌某的工资流水。
调解时,律师当场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指着“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的条款,一条条理清责任。当对方提出“分期支付”时,工作人员深知乌某家庭经济困难急需用钱,坚持要求“一次性结清”。
一周后,乌某收到了拖欠的工资和赔偿金。她特意找了家锦旗店,一笔一划看着师傅绣字,特意送到援助中心“我这辈子没跟‘公家’打过交道,原以为这钱要不回来了,你们不光帮我讨回了钱,更让我觉得,在外干活,有人替咱撑腰。”
如今,两面锦旗悬挂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墙壁上,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法律援助工作者: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资纠纷,对劳动者而言或许关乎全家的生计;而跨越地域的法律援助,更彰显了法律援助跨省协作机制的强大效能。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法律的守护始终不曾缺席,正义的温度总能跨越山海,抵达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旁,这亦是普通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质朴信念。 (乌日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