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赤峰市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诚信建设工程的安排部署,一体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持续发力,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
一诺不渝办实事,连通政务服务“民心桥”。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已下放行政权力评估工作,汇总需要动态调整的权责清单内容及下放的权力事项承接情况,确保权责清单落地落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收集问题线索并推动整改。全市421个行政执法部门完成自查,深入排查71条投诉举报信息、336卷行政处罚案卷、49件涉企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和13件涉企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累计发现并上报问题线索52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80.2万元。聚焦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依托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领域信用信息“应归尽归”,平台现已归集6大类104项信用信息1103万余条,“十公示”数据归集及时率、合规率、上报率均保持100%。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梳理21个特色重点事项清单,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督促各部门加快事项落地实施。聚焦招商引资行为规范。开展招商引资拓展行动,对新启动的合同投资额达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等实行一周内报备机制,目前全市已完成7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合同备案,备案合同金额53.38亿元。开展并完成全市规范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共排查出27项需规范清理的招商引资政策,其中23项予以废止或宣告失效,4项完成修订。
一池活水激动能,算清营商环境“公平账”。不断提升信用融资服务能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与提升信用融资服务水平有效结合,以“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为抓手,走访并指导小微企业注册并使用“信易贷”平台,同时,协调金融机构通过“信易贷”平台开展信贷业务,为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赤峰“信易贷”平台成功对接线上融资业务292笔,融资金额达3.01亿元。不断完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文旅局等13个部门,在知识产权、科研、文化旅游等15个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开展本年度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诚信建设工程专栏开设“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模块,常态化公示信用中国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提高失信成本,维护信用秩序。不断推进信用修复工作。持续优化信用修复流程,采取多人复核模式,确保信息准确性,建立信用修复快速通道,为失信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现已完成信用修复初核444次,帮助99家企业消除124条失信记录,助力企业重塑良好信用。
一诺千金树口碑,夯实诚信社会“基础桩”。持续开展诚信典型选树。积极培树诚信典型企业,通过自主申报、层级推荐等方式向自治区推荐诚信典型企业,我市获评自治区诚信典型企业称号29家,新增诚信标杆企业4家,获评企业在生产经营、合同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均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大先进模范评选并通过多种媒介加强典型宣传,4名身边好人获评“内蒙古好人”荣誉称号,其中诚实守信类好人1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持续讲好诚信赤峰故事。围绕汽车、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玉龙盛惠乐享消费”促进活动,植入诚信元素,指导重点商贸企业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诚信宣传文案视频,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将诚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围绕“诚实守信”“文明实践”等主题制作推出公益广告5期。开设《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等专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诚信价值理念,刊发稿件46篇。面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开展“诚在龙乡 信在赤峰”主题征文活动,不断推动诚信理念深入人心。持续实施失信行为整治行动。针对评审失信问题,在建设工程评标区全面开展“工位式改造”,实现“三盲三随机”盟市间远程异地分散评标,被自治区作为创新典型在全区推广。针对宰客欺诈问题,开展旅游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整治行动,明确“倡导诚信经营”等10项工作举措,进一步规范赤峰市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以贯之抓落实,答好法治为民“民生卷”。有序推进虚假诉讼联合惩治。深入推进虚假诉讼监督工作,办理民事虚假诉讼案件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3件、审判程序违法检察建议1件、执行监督检察建议5件,涉案金额1012万元。建立联合防范虚假诉讼工作机制,审结相关虚假诉讼案件4件。有序保护所有制经济产权。开展涉产权和企业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成立冤假错案件纠正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业法官等人员对相关案件进行甄别纠正,经甄别暂无冤错案件。积极开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四超”问题治理,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组织开展涉民事终本执行专项监督活动,调取法院相关案件1830件,排查589件,发现线索37件,立案16件,提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15件。有序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服务民营企业”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业执业评价考核,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行业诚信执业。加强部门联合,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发放助企反向监督执法“告知书”和涉企行政执法调查问卷380份,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奋进正当时,砥砺再扬帆。赤峰市将立足工作实际,推进全域上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诚信建设工程更上一层楼,让“诚信赤峰”品牌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耀眼的名片。(赤峰市诚信建设工程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