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定期举办“法耀北疆”读书会活动,进一步提升干警文化素养,发挥法院文化的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队伍素质和司法公信力。3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办第一季度“法耀北疆”读书会。春风拂面的三月,跟随法院人的读书声,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聆听智慧的交响。
读书会在主持人充满活力的开场引导中徐徐展开,刘畅、刘阳、马欣欣、李佩佩等11位干警分享的书籍分为4大篇章,按照“历史-文学-思想-社会”分层递进,每位干警分享前由导读者进行提纲挈领的梳理,帮助大家快速抓住主线,为后续的分享做好铺垫。现场还邀请到人事处、法官处、行政审判庭等5个部门的负责人与大家共品书香,探寻字里行间的哲思与启迪。
第一篇章:历史有回声,山河藏密码
办公室 刘畅 分享书籍:《五代十国》
都说历史是一本厚厚的笔记,记录着失败的教训,以史为鉴,我们更应该融入历史的洪流,在反思与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超越自我。这也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看待问题应更加多维、开放和包容。
民五庭 任欣 分享书籍:《透过地理看历史》
这套书具有很强的工具书价值,它通过地理视角揭示了历史的底层逻辑,让人耳目一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进程、研究历史规律。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用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历史和现实世界。
第二篇章:文学即人学,纸上见众生
立案庭 刘阳 分享书籍:《大江大河》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也对那个时代有了深刻的理解。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不断学习与进步,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唯有坚持与勇气才能走向成功。
审监庭 牛强 分享书籍:《活着》
人活着到底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人生就是一叶扁舟,在浪潮里漂浮游动,而活着是唯一的目的。所以,你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
督查局 张玥 分享书籍:《我的阿勒泰》
在那个远山淡影的阿勒泰,人虽然渺小却很自由,山川大地不评价你,只是张开怀抱迎接你,我们应该对自然心存敬畏。书中描述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但她依然能从中发现美好和快乐,这启发我要珍惜身边的一切。
第三篇章:与先贤对话,向内心求索
刑三庭 马欣欣 分享书籍:《苏东坡传》
苏东坡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以一颗善心看待世界。读完这本书,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以下三点:要有不畏惧困难的精神,要有坦荡和轻视困难的态度,要有心境恬淡的胸襟。
执行局 李逢州 分享书籍:《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在1500多封家书中留下的智慧,让我们在面对职场内卷、情绪焦虑、家庭矛盾时更加处变不惊。“但求心安理得,不求一时之功。”这句话我想与大家共勉,愿我们都能在这本百年家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途。
民二庭 李朔 分享书籍:《没有任何借口》
我发现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没有任何借口”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勇于面对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技术处 余立博 分享书籍:《窄门》
小说的标题源自《圣经》,象征着通往精神升华和永恒爱情的道路,代表着一种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欲望的克制。这部作品使我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在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四篇章:在虚实之间,寻找文明的答案
刑二庭 李佩佩 分享书籍:《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想要向我们映射的是我们所处城市中那些不断坍塌或消失的东西,它们无疑是某一种特征的映射,是欲望、也是恐惧。在城市不断同化,差异性逐渐消弭的今天,读完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看到自己。
行装局 马丽 分享书籍:《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让我深受震撼,不仅被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所触动,也被其中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所启发。“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的勇气不是武力,而是在面对不公时依然坚持正义。
干警们的分享结束后,行政审判庭庭长陈立斌与人事处处长董丽对几位干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寄语广大青年干警,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要让心灵在书页间徜徉,汲取智慧的清泉。同时勉励大家,当遭遇挫折、面临困惑时,通过阅读和分享,提高思想境界,既能在工作与生活中以深刻的洞察力应对现实,又能以从容的心态超越纷扰,做到智慧与勇气并存。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参与活动的干警纷纷表示,通过读书会这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能够促使自身静下心来“学理、学技、学礼”,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用书的良好习惯,更能让彼此在交流中提升思想境界、精进综合素养、擦出智慧火花,把书本理论转化为推动司法服务的生动实践,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