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 详细

怀念老屋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2日 09:46:24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怀念老屋

刘晓辉

  老屋 随着时光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也欲发浓烈,总是想起家乡的亲人和陪伴我成长的那间老屋。屈指算来离开老屋也有近二十载了,不知是因为它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还是因为我在他乡的成长中感受到了流落飘泊的伤感,时常在梦里寻觅老屋,总有一种无名的冲动想回去看看。

  正好前些日子因事回去,我便去看看老屋。老屋老矣!

  院内的山丁子树孤零零地伫立,四周碧草丛生,仿佛在回忆往昔的蓬勃。老屋承载着满满的回忆。整个屋顶被拆,木柱倾颓,土墙满壁斑驳,上面的泥灰几近脱落,墙上的字画被雨水浸泡后由黄发白,院内的那棵山丁子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四周碧草丛生,树旁的那个水潭干枯了……已全然没有那时蓬勃的景象。它或许没有华丽的装饰,但那斑驳的土墙、倾颓的木柱,都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屋顶或许已不完整,却曾为人们遮风挡雨。站在泥泞的老屋前,看着破烂不堪的墙上,那半截电灯绳,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呼唤着曾经的温暖。我仿佛看见妈妈的一只手停在那里。坍塌的灶台前,仿佛看见妈妈扎着围裙,叼着烟袋为我们烧饭,甚是苍凉。蓦然回首,杂乱的丛草里,风箫声动,又仿佛听见妈妈喃喃细语……我百感交集,久久不忍离去。如今妈妈走了,老屋也消瘦,它被新建的楼房包围着,像个迟暮的老人。那些零落辗转的记忆,如水的年华,无微不至的哺爱,随着老屋殆尽后,只留下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真怀念住在老屋的时光。我出生在那个院子里,曾老屋的院子曾是一片生机盎然。四周是绿油油的菜地,满是绿色的希望。母亲又爱养花,人在院里走,呼吸间都缠绕了花香,年少的时光如同被浸泡在芬芳之中。每逢春雨迷蒙的烟花三月屋檐上寄宿着燕子便栖息在梁上或落在枝头,向老屋张望,忙碌地筑巢、哺育雏燕,为老屋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温馨年少的时光。老屋任由那些燕子口衔着干草,含着泥巴,一点一点地在檐上筑巢,为它们遮挡风雨。有时一个俯冲,再飞起来时,嘴中已咬住一条蠕动挣扎的虫子,它也不吃,而是盘旋几圈后,插入屋檐的泥巢之中,便有几只眼睛还未睁开,张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雏燕,争抢母亲带回的食物,如同母亲喂养我们。我把自己裹在老屋的身体里,倾听着岁月苍老的低语,注视着已经废弃的老屋,我似乎听到了它的叹息。而今,这有记忆的土就在我的脚下,从脚底一直蔓延上来,又一圈一圈地漫溢开去,一直覆盖到整个小镇的边缘。

  老屋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被新建的楼房包围着,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它像是一种容器,收藏我们童年的欢乐,一石一花,一草一树。夕阳下,风如佛手,轻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潮湿的目光追寻着老屋的泥土、瓦砾、灰烬、斑驳开裂的土墙和缀满蛛网的大梁,每一处都散发着岁月的气息。即使残垣断壁,依然能让人看到那些远逝迷离的背影,勾起无尽的思念与回忆。思绪渐渐游离,奔赴遥远的时空。 一个转身,就把二十一年的韶光丢在了异乡,到如今,我已与它各安天涯。

  如今老屋虽在,人已远去。望着那些残垣断壁,看到的都是远逝迷离的背影!摒眉长叹,多少韶华成伤,早已随一缕缕苍烟被湮没在无形的尘埃中了!我终于明白,老屋的那一头,承接了另一个世界。

编辑:王欣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