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司法 > 详细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莲渠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涉企损农赔偿纠纷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10:17:25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近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司法局马莲渠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成功调解一起因企业施工不当导致农户承包土地受损引发的赔偿纠纷,有效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优化了辖区营商环境,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微信图片_2025-09-08_101623_154.png

  马莲渠辖区某村的某企业在蒸汽管道施工过程中,将马路牙拆除未及时进行遮挡,在下雨天雨水通过马路缺口流进农户地里,致使农户耕种的农作物被浸泡,加上因蒸汽管道井施工作业面开挖不当,对相邻地块的农户承包经营地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具体表现为作物枯萎、庄稼减产等。村民发现后,情绪激动,要求企业立即停止侵害并进行高额赔偿。涉事企业则认为损害程度认定和赔偿金额需进一步核实,双方自行多次协商未果,矛盾逐渐激化。村民遂向马莲渠司法所申请调解。

  接到调解申请后,马莲渠司法所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迅速介入处理。调解员第一时间赶赴受损土地现场,查看实际情况,安抚村民情绪,倾听其诉求,避免事态扩大。同时,联系涉事企业负责人,告知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要求其积极配合调解。接着调解员联合乡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对土地受损面积、程度进行初步测量和评估。在掌握基本情况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当事人明确指出,企业因其施工行为对他人合法财产(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损害,依法负有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的责任。同时,也引导村民依法理性维权,提出合理诉求。

微信图片_2025-09-08_101632_147.png

  调解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在于赔偿金额的确定。村民依据预期收益提出的赔偿要求较高,而企业则对赔偿标准持有异议。调解员采取“背对背”方式,分别与双方深入沟通:一方面向企业详细解释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成本和负面影响,引导其从维护企业声誉、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劝导村民参考往年正常收益情况,提出更切合实际的赔偿数额。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调解员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双方利益平衡,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目前,赔偿款已按协议支付到位,土地修复工作也已启动。

  此案的顺利解决,既保护了农户的切身利益,缓解了企民关系,也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