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司法 > 详细

沐法而行 行之所向

——兴安盟科右中旗司法局巴彦呼舒司法所2024年工作纪实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23日 08:09:10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岁序更替

  华章日新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巴彦呼舒司法所在责任与担当中

  告别了2024

  在期待和憧憬中

  迎来了2025

  化矛盾、保平安、普法律、促和谐——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兴安盟科右中旗司法局巴彦呼舒司法所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打通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巴彦呼舒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以“三升三降”为工作目标,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运行标准,注重防调结合,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管理措施,优化帮教机制。努力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和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法治建设一体建设,全体工作人员政治合格,业务娴熟,服务热忱,团结一致,始终以群众之所想所盼所急所需为己任,努力争做服务群众的排头兵,树立了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辖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这一年,严格依法矫正帮教 当好特殊人群“摆渡员”

6e81020daa2f4c38868c62baf46e8d6f~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坚持以“强化警示教育、注重日常监管、严格请销假制度、档案信息完善”为原则,固化“两类人员”定期走访摸排制度,加强两类人员民生帮扶力度,健全接收登记、入矫宣告、教育管理、考核奖惩到解除矫正各个工作环节,关注社区矫正对象生产生活需要精准靶向施策,做到走访、学习、公益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严管+疏导”的工作态度开展“两类人员”管理工作,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积极配合、服从监管,强化自身约束,确保实现零脱管、零漏管、零重新犯罪的目标。全年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9名,顺利解矫69名,开展心理辅导4场次,年内帮扶救助14人次,组织开展集中教育1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5场次,个别教育152人次,走访200余人次,截止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65人、安置帮教对象371人无脱管漏管现象。

  这一年,用心用情释法明理 当好排忧解困“调解员”

8a301f0b5ea24f55913b2b377614537c~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综治中心和镇村两级调委会作用,针对地畔、婚姻、邻里等矛盾纠纷特性,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构建起优势互补、有机衔接、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推行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协调联动,全面推进“诉调、检调、警调”对接工作,探索开展“调解中普法,普法中调解”的普调结合工作模式,通过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打好“普法+调解”组合拳,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年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共159件,调解成功159件,为群众的“难心事”提供了高效贴心的“开锁”服务,达到了“调解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

  这一年,构建精准普法格局 当好法律法规“宣传员”

4d3ddb0aeb3646de82ea98e900a13ce1~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镇中心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巩固深化普法格局。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阵地和载体,持续深入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式的法治宣传活动,紧扣“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动落实“八五”普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善普法责任机制,健全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制度,推动形成“大普法”格局,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全年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7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万余份,受众达1.1万余人次,在全镇上下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这一年,践行宗旨牢记初心 当好法律供给“服务员”

26d9457be68d4e07b8d91b14ccff7152~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发挥自身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丰富公共法律服务手段,做好法律服务引导保障,打通法律服务“末梢神经”,激活乡村振兴“法治细胞”,聚焦群众生产生活“关心事”,掌握群众法律服务“急盼难”,为辖区特殊人群、困难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提升群众满意率。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为民便民服务渠道,为辖区特殊人群、困难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组建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时随地解答交通损害赔偿、遗产继承、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等常见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全年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56人次,接待到所来访群众87人次,电话咨询42人次。

  这一年,提升乡村法治水平 当好基层治理“指导员”

a1ef5517065d4c6695a178e2af8f34ef~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工程打造为普法教育的基础性任务,广泛征求意见,细化评选标准,严格评定程序,在全镇村组干部、村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五老人员”等群体中,评选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110人,充分发挥学法用法遵法“头雁”引领和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结合“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定期深入嘎查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帮助提升嘎查两委依法办事能力和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这一年,强化法律队伍建设 当好法治教育“培训员”

07e9f1839b3b4b4eacda99bb2bd25d9f~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带头学法普法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学法意识和法治实践能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培训,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和法律援助、民间借贷、电信诈骗、养老保险、交通肇事等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为主,以案释法的方式拓宽基层法律队伍的知识面,培养基层法律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春华秋实又一载,砥砺奋进续新篇。2025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巴彦呼舒司法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新的“赶考”路上大力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提升基层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石苏日娜)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