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乌兰察布市 > 详细

防风险心中有数 解纠纷手里有招

察哈尔右翼后旗以“三聚焦”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6:27:30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内蒙古法治网讯(记者 杨乐)邻里之间的小纠纷、离异夫妇关于孩子的权益之争、农村群众的土地经营权纠纷、小区居民的用水难问题……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往往是群众心中难解的“疙瘩”。反复拉扯的矛盾纠纷谁来“解扣”?如何将群众的烦心事解决?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综治中心立足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情、理、法”三位一体的调解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三聚焦”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不断强化基层“铁三角”微治理运行机制,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督办落实,为维护全旗社会大局稳定和谐提供了坚强保障。

1762159411853234.jpg

  聚焦主业夯基础

  “现在,旗、乡两级综治中心已成为守护群众生活安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察右后旗综治中心主任杨忠说。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让“有事找综治”成为群众的日常选择。察右后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整合各方资源,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为核心机制,旗综治中心设置“1室3区N窗口”,建成接待受理室、分析研判室、法律服务室、矛盾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阵地。公、检、法、司、信访、法学会及8个苏木嘎查共14个单位常驻,人社、住建、教育等30个单位轮驻,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人员统筹、合署办公、一体运行。对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同时,全力依托“蒙政通”APP信息化平台,通过网格员排查、窗口接访、上级转办、下级上报等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各类信息,以方便快捷处置矛盾纠纷。

  锡勒乡辖9个村委会、4个嘎查,108个村民小组。锡勒乡本着“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整合功能区,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将社会治理办、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归并到综治中心集中办公,打破人员边界,统一调配,共计进驻干部15人。设置综合协调、信访接待、政策解释、法律服务、矛盾调解、司法调解等岗位,明确职责。对群众诉求统一受理、及时分流、跟踪督办、妥善化解、办结销号,涉及多部门的由综治中心统筹调度。

1762159450644486.jpg

  白音察干镇北道口社区涵盖五个小区、两个平房区,按照创新构建“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基层治理铁三角模式,划分为7个网格,建立党小组7个,配备网格员14名,楼栋长20名,单元长116名,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抓好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前端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问题发现等基础性工作,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急难愁盼、激发共建活力,推动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聚焦网格优服务

  网格员以“脚步丈量民情”,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帮办代办、志愿服务等工作。察右后旗以“一核多元共”为基石、积极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按照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细化网格设置,选强配优网格员,制定格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服务事项清单,充分调动综治中心、网格员等基层力量,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从基层基础上夯实“铁三角”。现全旗共划分354个党小组,1190个联户长(单元长),网格582个,配备585个网格员,保证了微治理基层力量全覆盖,矛盾排查化解全覆盖。同时,与旗人民法院协同推进示范文本及“两库”案例资源推广应用,实现网格员、联户长(单元长)等基层力量全覆盖,进一步引导群众增强运用文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贲红镇依据 “地域相邻、规模适度、便于管理” 原则,构建 “镇 — 村 — 组 — 户” 四级网格体系。全镇划分86个综治网格,网格员86名,联户长117名。联户长承担 “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 职责,实现 “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

  大六号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大六号村为试点,以点带面,在全镇8个村委会创新构建“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铁三角”体系。强化三级协同联动,压实职能职责:建立“党小组统筹调度—网格分流处置—联户长前端响应”三级联动机制。专职网格员承担信息采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矛盾排查等多项职责,定期走访摸排村民家庭情况、记录需求诉求、填写工作日志、向网格党小组反馈各类信息;联户长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亲和力,化身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传递信息,激发群众自治活力。通过联户长微信群报事、网格员研判交办、党小组联席复盘,实现问题“发现—上报—调解—反馈”闭环管理,将服务与管理延伸至乡村每一个角落。为乡村善治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路径。

1762159520616516.png

  聚焦重点解难题

  综治中心不仅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更是预警预测风险、助推社会治理的平台。察右后旗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上,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全面依托网格员队伍,针对婚恋家庭、邻里矛盾、劳资工薪、土地纠纷、拆迁纠纷等矛盾纠纷进行摸排,加强对重点群体、特殊人群的信息采集研判。同时,针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的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多元调处,认真分析、及时介入、妥善化解,严防矛盾纠纷外溢升级,实现资源在一线汇集,信息在一线收集,矛盾在一线化解,难题在一线处置。目前为止,旗、乡镇综治中心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1起,化解203起,其中复杂纠纷39件,化解35件。

  “一直困扰我们用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以后用水也方便了,我们非常高兴!太感谢了!”民安小区居民张阿姨激动的说道。近日,白音察干镇北道口社区民安小区高楼层居民反映用水困难。为解决民安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自来水公司负责人,并多次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召开协调会,听取居民建议,靠前部署,协商共议自来水接入事项。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民安小区的用水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让我住上了新房,还帮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 大六号村六队村民周建平站在崭新的砖瓦房前,对着联户长董义、网格员卢占美和党小组组长孙强感慨万千。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间新房的原址还是一栋墙体开裂的危房,而在改造过程中,周建平和邻居的矛盾纠纷、与施工队的质量争执都曾让工程数次停滞。正是由董义牵头的基层“铁三角”——联户长、党小组、网格员联动发力及时调解,才使得危房改造顺利进行。情、理、法,在这个“铁三角”的协作中得到了完美统一。动工那天,老董比自家盖房还上心。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工地上转一转,监督建材质量,协调用水用电。

  一方危房的改造,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安居梦,检验的却是一个地方基层治理的成色。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联户长、网格员、党小组组成的一线队伍,用平凡的坚守扛起了为民服务的重任,让“小角色”真正托起了“大民生”。正是无数个稳固的“铁三角”,以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落实政策,用担当与付出筑牢基层治理的根基,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治理效能更有力度,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铸就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托起了基层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我们将继续建强用好综治中心,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护航察右后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察右后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凤玲说。从窗口服务即时响应,到数据平台精准防控,再到全域联动攻坚破难,察右后旗综治中心构建起了“受理—研判—处置”全链条治理体系,让“有事找综治”成为群众的日常选择。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