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鄂尔多斯市 > 详细

警惕“轻松获利”陷阱!出借个人账户可能涉嫌帮信罪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7日 09:47:49  来源:鄂托克检察

  “电话卡、银行卡借我几天,给你6000元报酬!”面对这样的诱惑,务必提高警惕:这绝非“天上掉馅饼”,而是触及法律红线的犯罪陷阱!

微信图片_2025-11-27_094547_827.jpg

  你以为只是简单出租、出借个人电话卡、银行卡,实则这些卡片极可能被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诈骗赃款、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而你也会因此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 ,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帮信罪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潜伏在日常生活中一次随意的卡片出借、一个账号的出租、一笔不明款项的代收,甚至一次陌生链接的点击,都可能让你从“普通公民”变成“犯罪嫌疑人”,面临刑事处罚,留下终身无法抹去的案底。这不仅会影响自身就业、信贷,还会对家庭和子女的升学、就业等造成长远负面影响。

微信图片_2025-11-27_094551_603.jpg

  当前,数字化浪潮下信息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更强:从“高额兼职借卡”到“免费送礼品换绑手机号”,从“代收款赚佣金”到“租借社交账号引流”,犯罪分子总能用看似“无害”的诱饵诱导群众放松警惕。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其核心都是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和账户工具,掩盖犯罪痕迹、转移违法所得。不少涉案人员起初都认为“只是帮个小忙,不会有大事”,直到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才追悔莫及。

微信图片_2025-11-27_094554_300.jpg

  法律底线不容触碰,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更需守护。检察机关提醒:每个公民都有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做到“四不”:

  不随意出借、出租、出售个人电话卡、银行卡、支付账号、社交账号及对公账户、虚拟货币账户;

  不贪图“高额报酬”“轻松佣金”,拒绝不正当利益诱惑;

  不参与任何不明性质的“兼职”“代操作”“代收代付”活动;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身份信息。

  如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举报,让我们共同筑牢信息网络安全防线。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