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成功化解一起因种沙柳作业受伤引发的提供劳务受害者责任纠纷,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这是一起发生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种沙柳作业受伤引发的劳务纠纷。案件起因于原告在生态治理项目中不慎摔伤,因医疗费用承担问题与用工方产生激烈争议。受害人家属情绪激动,一度聚集至伊和乌素苏木综治中心表达诉求。中心立即启动“综治中心+两所一庭”联动机制,当晚达成协议。案件联动处置,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杭锦旗委政法委统筹推动司法改革在基层落地的显著成效。
“三调联动”机制,基层矛盾化解的协同创新。作为司法改革的核心实践者,杭锦旗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构建起“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与司法资源下沉深度融合。在具体案例中,“综治中心+两所一庭”联动机制展现出显著成效: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稳控现场,司法所调解员运用“背靠背”调解法疏导对立情绪,法庭法官则针对争议焦点开展“靶向式”法律释明。这种打破部门藩篱的协作模式,将传统的“单兵作战”升级为“警调对接、诉调衔接、访调联动”的立体化解纷网络,正是司法改革的具体实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建立48小时响应制度、电子档案共享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全程闭环管理。
司法下沉,改革红利向基层延伸的实践路径。杭锦旗委政法委近年来着力推动司法资源向苏木镇下沉,形成独具特色的“双中心融合”模式(即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在物理空间上,将法庭调解室直接嵌入综治中心;在流程设计上,设立“调解-仲裁-诉讼”三阶递进式解纷程序。目前,全旗建立2个标准化巡回审判点,83%的涉农纠纷在诉前阶段得以化解。更引人注目的是,通过升级“执行110”指挥中心、与“法信”工作联合打造执行悬赏一体化平台,当事人可实时查询案件进展、预约专家调解,使92%的民生纠纷在3.5个工作日内办结。这些创新举措不仅缩短了40%的解纷周期,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服务”带来的便利。
“下一步,杭锦旗委政法委将继续以司法改革为牵引,深化‘智慧综治+司法服务’融合建设,推广‘生态司法+民生保障’双轨调解等创新做法,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细化处置流程,推动更多政法力量、综治资源向基层末梢延伸,为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杭锦旗委政法委副书记高二林说。(郭佼、段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