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执行维诚信 护航金融促发展”。2025年5月10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收到某银行赠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诚挚的文字传达着金融企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肯定与赞许。该银行累计近7000万元执行到位金额背后,则是新城区人民法院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保护金融企业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起典型案例,了解锦旗和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基本案情
因业务发展需要,内蒙古某物流公司向某银行分次借款累计3600余万元,上海某矿业公司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内蒙古某物流公司、上海某矿业公司均未偿还款项。协商无果后,某银行诉至新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两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3600余万元。经审理,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内蒙古某物流公司偿还某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3600余万元,上海某矿业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后因两公司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某银行向新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向内蒙古某物流公司、上海某矿业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进行线上线下财产查控。经查,被执行人内蒙古某物流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被执行人上海某矿业公司为多家企业提供担保且涉及多起执行案件,亦无财产可供执行。
根据申请人某银行提供线索,在案外人某公司申请破产案件中,被执行人上海某矿业公司拥有对案外人的债权。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向案外人送达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对该债权予以查封。
后被执行人上海某矿业公司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向外省某法院申请破产,上海某矿业公司拥有的债权等均被纳入待分配款项,暂时无法处置。由于破产案件办理周期较长,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期间,新城区人民法院实时跟进上海某矿业公司破产案件进展,并及时开展续查封等工作。
为切实推进执行进度,在被执行人上海某矿业公司破产案件办理期间,新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赴外省某法院,就债权分配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全力保障案涉金融企业权益。
最终,作为上海某矿业公司对案外人债权的首封法院,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上海某矿业公司待分配款项进行提取,二被执行人拖欠的申请人某银行的借款本息3600余万元全部执行到位,而这起持续数年的纠纷也终于实质性化解。
“贵院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更为我行防范金融风险、优化不良资产保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有力指导......”案件化解后,某银行也赠来锦旗与感谢信,诚挚真切的言语,表达出对新城区人民法院法院倾力执行守护企业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赞扬与谢意。
新城区人民法院将坚持立足审判职能,聚焦“六个工程”“六个行动”工作要求,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司法动能。(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