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通辽市 > 详细

库伦旗:坚持规范化建设高效能运行 切实建强基层治理“综合体”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0:17:24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库伦旗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核心工程”,创新构建“平台筑基、解纷提质、风险织网”三维体系,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提升至95.7%,重点人员管控率达100%,2024年全旗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走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新路径。

  一、打造“规范化治理枢纽”,夯实实体运行根基。一是构建党委统揽“指挥中枢”。建立“1+3+N”组织领导体系(1个旗委领导小组、3级书记负责制、N个部门协同),由旗委书记牵头抓总,三级书记逐级签订责任状,23个部门纳入协同体系,建立部门协同“三张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推动形成“党委抓总、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建设实体运行“综治平台”。按照“两化四有”工作目标,明确“阵地建设、机制运行、队伍建设”3大类18项具体指标,出台《入驻单位管理办法》等14项制度,创新“三色动态考评”机制,对23家常驻及轮驻单位实行“月度亮绩、季度评效、年度考核”,累计发出黄色预警通知书12份,约谈整改单位5家,确保部门协同高效运转。三是打造集约高效“服务阵地”。按照“功能集成、服务聚合”理念,建成“一窗受理区、多元调解区、心理服务区”三大实体板块,组建“1+3+X”专业队伍架构(1支综合调度队伍、3类调解专家团队、X支志愿力量),推行“五进驻三公开”运行模式(部门、人员、事项、流程、考评进驻,服务内容、时限、监督渠道公开),实现8家常驻单位“全天候响应”、12家轮驻单位“按需即到”,群众办事“进一门、全链通”。

  二、构建“全链条解纷体系”,提升矛盾化解质效。一是前端预防做精“绣花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构建“网格+警格+心格”三格融合机制,整合12345热线数据、警情、访情等信息渠道,全面摸排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发现问题由下而上、解决问题自上而下的倒逼性双向对流机制,确保对排查出的1993件各类矛盾纠纷早预警、早介入、早处置。二是中端化解打好“组合拳”。推行“三调衔接”工作模式,建立访调对接室、诉调对接室、警调对接室“三室联动”机制,创新“门诊式接访、会诊式研判、手术式化解”工作流程,建立调解专家库、典型案例库、法律工具库三大资源池,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专家接单”服务模式,通过“情感疏导、法律释明、利益平衡、方案协商、履行督促”五步调解法,成功化解涉企纠纷57件、家事矛盾892起,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3.2天。三是末端治理筑牢“防火墙”。建立“双回访+双评估”机制,对已化解事项实行当事人回访、网格员回访,开展化解质量评估、复发风险评估。对重复投诉3次以上事项启动提级办理,组建“书记领衔专班”攻坚化解,切实做到“一到中心案结事了”。建立典型案例复盘制度,形成《矛盾纠纷化解操作指引》等7项制度成果,推动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

  三、织密“立体化防护网络”,筑牢风险防控屏障。一是数据信息“全域联通”。横向整合公安警情、法院诉情、信访访情等12类数据源,建立“一部门一清单”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风险隐患“一网归集”;纵向畅通旗乡村三级数据信息,建立旗级“全量化数据信息库”,设立镇级“分类信息池”,完善村级“基础信息台账”,通过“日更新、周核对、月盘点”确保数据准确有效。二是研判预警“精准制导”。每日梳理12345热线、信访等渠道信息,每周组织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开展形势分析,针对排查出的43件高风险隐患,逐一“建档立卡”,确定“风险等级、矛盾焦点、化解路径”,启动“旗乡村三级联动”响应机制,通过定向交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结,推动高风险隐患100%销号。三是风险防控“双线并进”。对重点人员实行“四包一”管控,民警、干部、网格员、亲属组成“守护联盟”,在重大节日敲响“暖心门”、家庭变故送上“安心包”、行为异常开展“交心谈”,实现个人极端事件“零发生”。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综治中心实战运行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组建“知行心理服务室”,以定期对重点人员开展心理问诊,将百余件涉情感、债务等“心结型”矛盾化解在萌芽,做到“刚性管控”与“柔性疏导”双轨并行,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