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鄂尔多斯市 > 详细

绘制暖城“准治”地图 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

——准格尔旗创新实践破解“信访不信法”困局纪实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2:30:14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台阶的今天,基层社会治理如何破解“信访不信法”的沉疴痼疾,如何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道亟待解答的时代考题。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委政法委通过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创新实践,以信访法治化为引领,绘制出一张富有温度和效率的暖城“准治地图”。

  一、筑牢“前沿阵地”: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让矛盾终结于萌芽

  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矛盾,准格尔旗的首要举措是做强枢纽、夯实根基。旗委政法委高位推动,将旗、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打造为社会治理的“实体化”作战平台,彻底改变了过去部门条块分割、群众多头跑腿的局面。

图片3.png

  多元融合,构建“调解超市”:综治中心整合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核心力量,并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资源常驻。群众来到综治中心,如同进入一个“调解超市”,可以根据纠纷类型“点单选将”,实现了“进一扇门,解万般忧”。

  流程重塑,实现“闭环管理”:从受理、分流、调解、司法确认到回访,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对于重大疑难纠纷,建立“首接负责制”和“会商联办制”,确保责任不落空、问题不搁置。这一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矛盾化解的成功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预期目标,从源头上为信访“减压瘦身”。

  二、插上“智慧翅膀”:“一码通办”平台,让为民服务“指尖可达”

  将“指尖上的治理”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图片4.png

  “一码”集成,诉求直达:创新推出为民服务智慧综治平台。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随时随地反映诉求、申请服务、提出建议,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

  数据跑路,效能倍增:平台后端打通了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了诉求信息的自动甄别、精准分派和全程留痕。系统自动推送、限时办理、超时预警、办结回访,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线上督办机制。这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秒速响应”的尊重,也让干部的行动力在“阳光监督”下得到锤炼,切实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改进的实际行动。

  三、下沉“法治力量”:矿区合议庭就地解纷,让涉矿纠纷不拖延

  针对矿区纠纷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准格尔旗成立了专门的矿区合议庭,通过专业调解力量下沉,有效化解矛盾,从源头减少信访问题。

图片5.png

  多元调解,就地化解:合议庭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市场化调解及司法调解,形成多层次矛盾化解机制。法官主动深入矿区,参与联合调解,将大量征拆纠纷就地化解在前端。

  创新模式,提质增效: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督促自执”模式,引导当事人在诉讼前达成调解,实现纠纷“零成本”化解,成功处理多起长期信访积案。

  四、压实“一把手”责任:每周盯办初信初访,把“初次受理”作为“关键攻坚”

  初信初访是信访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信任度和矛盾的转化率。

图片6.png

  领导带头,高位推动:建立并严格执行“每周初信初访领导班子盯办制”。准格尔旗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旗信访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抽出固定时间,集中梳理上一周新受理的信访事项,亲自审阅、亲自交办、明确时限、全程跟踪。

  压实责任,提质增效:这一机制将“领导责任”具象化为“办案责任”,倒逼相关责任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高效处置、高质回复。第一次办理就是最佳解决时机,通过领导盯办,大量初访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有效避免了“初转重”“信转访”的恶性循环,信访存量得到显著控制。

  五、引入“第三方”力量:媒体阳光调解,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在传统观念中,矛盾纠纷的调解往往在“门内”进行,准格尔旗委政法委主动“开门纳谏”,探索“媒体+社会治理”新模式,特邀“雷蒙团队”这样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和高度公信力的媒体作为中立的“第三只眼”,深度参与矛盾化解,为基层治理注入了一股清澈透明的“活水”,开创了阳光调解、全民普法的新篇章。

图片7.png

  打破“暗箱”疑云:过去,部分群众对调解过程的公正性心存疑虑。如今,媒体的镜头全程记录,调解员的一言一行、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与辩驳都置于阳光之下。这种“镜头下”的调解,既是对干部履职的刚性监督,确保程序规范、裁量公允;也是对当事人诉求的庄严承诺,让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经得起审视。

  从“调解一案”到“教育一片”:准格尔旗不仅仅将媒体视为调解的“监督员”,更将其打造成全民普法的“宣传员”。一个个鲜活的调解案例,通过电视和新媒体平台的生动呈现,变成了一堂堂接地气、有温度的全民法治公开课。观众在“围观”中明辨是非,在共鸣中学习法律,深刻理解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乡安五事工作法”(村民说事、书记理事、联动办事、闭环议事、法治评事)融入调解全流程,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民主协商与矛盾预防根基,推动实现“乡安”与“民安”相统一、“信访法治化”与“基层善治”相促进的新格局。

  准格尔实践的新期待

  准格尔旗绘就的“准治地图”,核心在于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与协同治理的有机统一。它不是单点创新,而是一套相互衔接、协同发力的治理体系。通过阵地建设让群众“有地说事”,科技赋能让人“快捷办事”,责任压实让干部“必须干事”,阳光操作让过程“众人监事”,最终成功引导群众由“信访不信法”转向“信法不用访”。

  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创新机制,善于整合资源,敢于接受监督,就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的诸多难题,编织出一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平安网、幸福网,丰富基层治理创新的多样图景。(冯艳霞 韩尊礼)


编辑:包聪颖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