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巴彦淖尔市 > 详细

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打造"三个亮点” 深耕检察履职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15:11:33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致力于打造“三大亮点工作,构建党建与业务共联互融的助推器,以“检察蓝守护民生福祉。

  一、突出“政治红”,推进“三个融合”建强党建与业务共联互融的“引擎机”

  一是理论学习融合聚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政治大讲堂、“三会一课”、专题学习研讨、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活动58场次960余人次。建设“莫尼前检”文化阵地,开展“道德之星”“敬业之星”“敬老之星”“文明之星”评选,6名检察人员获评,在提升党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同时,捂热一颗红色检察心。

  二是工作理念融合聚共识。不断树牢“业务为本、党建为魂”理念。以“年度内必开党建工作部署会、主任述职必述党建责任、条线重点工作必有党建业务融合”三个必须为基准促进理念落地生根。依托周三“学习强检”大讲堂,通过讲解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检察官说案”等形式,引导检察人员“办案多想政治上的要求,多想政治上的效果”意识,锻造一颗红色检察脑。

  三是检察履职融合聚担当。以“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担当用心用情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与旗人大、工商联等10家单位、5家律师事务所、17家重点企业成立“莫尼护企联盟”,组织开展“检察进百企”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40余次,解答相关问题10余件。将司法保护向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倾斜,创立全市检察机关家庭教育指导站,建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权益维护岗创建单位,练就一双红色检察肩。

  二、擦亮“检察蓝”,实施“三项工程”建稳党建与业务共联互融“加压泵”

  一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走好人才发展“先手棋”。深化人才强检战略,把后备干部和新录用检察人员作为重点帮带对象,运用“一徒多师”组团帮带模式,配备“政治+成长+实践”3名导师,全面加强检察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制定了《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五年工作规划》,实施“精兵培育计划”,组织开展辩论赛、书记员速录赛、检察理论研讨10余场,为党的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二是实施“实践转化”工程,磨砺综合履职“宽肩膀”。成立8个业务学习活动小组,由党员业务骨干任组长,日常开展业务研学、热点案件研讨等方式,提升履职能力。择优选拔12名年轻党员组建“前检智囊团”,研讨复杂案件提供办案参考意见。常态化举办红色检察文化活动,涵养检察人员团结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三是实施“铁纪护航”工程,把稳干事创业“定盘针”。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灯下黑”等突出问题,细化党建责任清单,让党建工作见行动、见实效。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开设“警钟60秒”、纪法小课堂等,警钟长鸣。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案件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案件评查等检察活动,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不断提升检察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

  三、夯实“司法绿”,打造“三个亮点”建牢党建与业务共联互融“助推器”

  一是打造品牌亮点,塑造检察形象。发布“永益前行”检察文化品牌,成立公益诉讼党支部,组建党员办案团队,依法立办破坏黄河、乌梁素海周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0件,办理非法破坏草原等犯罪案件15件,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000余万元。与流域内6地检察院会签《乌梁素海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工作机制》,与旗水利局等9部门会签《保护乌梁素海生态环境 共建一湖清水党建联盟协作机制》,自主研发建设的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模型获评“全区检察机关数字模型竞赛三等奖”。

  二是打造经验亮点,彰显检察贡献。建立“不起诉+”办案模式,与旗政法委、公安、法院等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实现了轻罪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审判的无缝衔接;深化府检联动,与政府、林草、人社等相关职能单位召开工作座谈会,签订8项协作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资源整合、力量融合。

  三是打造典型亮点,锤炼检察本色。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打造优质检察案例产品,实现“办理一案影响一片”的效果最大化。办理的刘某某、武某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等6件案例被评为全国、全区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张立奇)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