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为进一步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落实全区检察机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工作。3月20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带领公益诉讼部门分管领导及干警,与文旅局、文研所工作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联合开展文物保护检查工作,此次调研依次寻访了百眼井遗址核心区及西尼乌素井群、秦长城巴音乌都尔段及障城。
白眼井遗址
百眼井遗址,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百眼井村,是一处古代水井群遗址。2006年百眼井遗址被列为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定为西夏至元明。
巴音温都尔山秦长城
巴音温都尔山秦长城主要分布于鄂托克旗蒙西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巴音温都尔山秦长城墙体总长1723米,其中石墙长1605米,山险墙长34米,山险长84米。
调研小组深入牧区、矿区进行寻访,现场查看百眼井遗址核心区及西尼乌素井群、秦长城巴音乌都尔段及障城等古迹保护修缮情况。公益诉讼部门重点关注:文物保护单位未划定公布保护、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建档、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等问题。
下一步,鄂托克检察将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紧密结合地方工作大局开展监督活动,以检察履职服务文物事业发展,助力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促进完善社会治理中展现法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