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检察 > 详细

赤峰市巴林右旗检察院:暖心护蕾 “未”爱逐光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19日 09:15:20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的决策部署,赤峰市检察院立足实际,组织各基层检察院开展“一院一品牌”“一院一典型”工作品牌和先进典型培育工作,不断推动基层检察院释放检察文化品牌生命力,提升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能力和工作履职能力。

巴林右旗检察院:暖心护蕾 “未”爱逐光

蓓蕾指含苞待放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未来的可能性,代表着生命力的展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未成年人如同蓓蕾一样充满希望与无限生机,需要悉心呵护,赤峰市巴林右旗检察院“蓓蕾”未检立足本职,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未成年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巴林右旗检察院“蓓蕾”未检团队立足检察职能,不断学习、摸索、创新,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着力净化社会环境、突出强化法治宣传、积极完善工作机制,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坚持严格依法办案

2bb302fe82984556afaf0cf6a45f5a09~noop.jpg

巴林右旗检察院组织召开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动员会。

重拳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零容忍”态度从严从快办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监督关口前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全覆盖,对利用职业便利实施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依法提出适用从业禁止建议。2021年以来,起诉猥亵儿童、强制猥亵、强奸、容留、介绍卖淫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0人。

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罪行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从宽处理,2021年以来,法定不起诉3人、相对不起诉10人、附条件不起诉5人。办理某在校生抢劫案召开不公开听证会,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考察期内与学校、家长联合开展帮教,最终其学业得以继续。为更好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完善帮教措施,提高帮教效果,与内蒙古鼎鑫润龙科技有限公司、巴林右旗华沃承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建立未成年人社会化观护帮教基地,为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搭建平台,照亮迷途少年返航路。

严格贯彻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依法通知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到场,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认真落实法律援助,促进涉罪未成年人重归正轨,2021年以来,犯罪记录封存23人。委托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6次,帮助其抚慰心灵,疏导不良情绪,尽早走出心灵阴霾。委托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次,20余名家长接受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对涉案“问题少年”背后存在的父母管教不严、监护不当情形,向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43份,督促监护人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及时移送救助线索,6名未成年被害人依法获得9万元司法救助金。

助力撤销“名义母亲”的监护权。慰问困境儿童活动中发现一名家境特殊的8岁男孩,男孩未出生时父亲意外身亡,母亲生下男孩后随即离开,八年之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随后,“蓓蕾”未检团队积极启动前期调查程序,运用民事支持起诉方式,成功帮助男孩撤销“名义母亲”的监护权。最终,巴林右旗民政局以撤销监护权的裁判文书为依据,将孩子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库,每月为其发放1700余元补贴直至其成年,近20万元的补贴给孩子带来希望和光明。该案被最高检、法治日报、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检察等多平台关注报道。

支持起诉助力变更孩子抚养权。办理某起生父奸淫幼女案件中,面对被害人父母离婚多年,女儿由其父亲抚养,却遭到父亲多次奸淫情况,“蓓蕾”未检团队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职能,运用民事支持起诉方式,沟通协调法官开启“绿色通道”,将法庭搬至看守所,仅用2天时间迅速帮助被害人将抚养权从父亲变更至母亲,被害人重获缺失多年的母爱。

着力净化社会环境

13ffd26aab47480ea30fdde185ea04f9~noop.png

巴林右旗检察院“五一”假期期间开展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业检察建议“回头看”活动。

从个案办理推动溯源治理。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各司其职的“都管”,推动溯源治理。办案中发现娱乐场所及住宿行业存在违法接纳未成年人、商家非法招用未成年人、违规经营的课外辅导班发生性侵案件、商户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侵害未成年人切身权益的情形后,第一时间收集、固定证据,先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0份,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收到良好成效。

持续跟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推动行政机关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部分娱乐场所非法招用、接待未成年人等问题,联合旗文体局、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旗人社局开展“检察建议回头看”活动。针对校园周边是否存在香烟零售网点、商户是否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相关标志、是否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三无”玩具、“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等情形为重点,联合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大板镇内校园周边商户开展实地走访调查。针对辖区内旅店、宾馆是否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入住询问查验、记录备案、安全巡查、访客管理等相关规定,是否存在违法接待未成年人问题,联合旗公安局开展走访调查。

突出强化法治宣传

7c2055786be7419a87a26337d7d8ca24~noop.jpg

检察长走进校园讲授法治课。

深化实地普法成效。检察长、分管检察长带头落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法治副校长结合“情暖童心——送法进乡村”系列巡讲活动及“温暖青春 检爱同行”守护未成年人平安成长专项行动、“与法同行 检护青春”开学季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到索博日嘎蒙授中心小学、羊场中心小学、大板第四中学等多所学校围绕校园欺凌、家庭教育、预防犯罪、自护知识、“一号检察建议”与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等主题针对学生、教师、家长不同群体从不同层面讲授法治课及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30余次。以普法展板巡展方式在大板镇内14所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17600余名师生受益。在“法润万家 护航北疆”——内蒙古检察机关双语普法送基层活动中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题讲座。在全旗教育系统法治教育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训会上,为400余名教师送上专属法治课。组织全旗1200余名中学生走进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

抓实线上普法效果。依托巴林右旗检察院“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持续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以趣味视频、普法短剧等不失新颖又贴近生活的方式制作未成年人“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传及学生假期安全相关小视频40期,全方位诠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理念,其中双语普法13期,双语普法荣获2023年度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栏目奖。

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联合旗关工委、旗人民法院、旗司法局、旗教育局建立全旗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法治宣传阵地开辟、未成年人犯罪源头治理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以举办“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等为契机,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到集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实践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基地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完善工作机制

10c7ffdaa25b454195a714afe14f5edb~noop.png

巴林右旗检察院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及家庭教育指导师。

建立“合适成年人”库。联合旗公安局、旗人民法院聘任7名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为“合适成年人”,为解决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定代理人缺位时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及诉讼更好地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联合旗妇联,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在社区共建2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发放宣传手册、摆放普法展板、提供法律服务,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模式,努力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

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联合旗红十字会、旗关工委、旗教育局、旗司法局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全旗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疏导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共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筑牢未成年人禁烟防线。与旗烟草专卖局、旗公安局、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旗教育局联合制定《巴林右旗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侵害“守护成长”长效监管联合机制》,明确各自职责,汇聚工作合力,着力维护校园周边“无烟”环境。

织密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组织召开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推进会,与旗监察委员会、旗教育局、旗公安局、旗民政局、旗司法局、旗卫健委、旗妇联、团旗委联合会签《巴林右旗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源头预防,照亮 “隐秘的角落”。召开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座谈会,邀请自治区级人大代表参与,并与旗公安局会签《关于规范旅馆行业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信息互通机制(试行)》,从经营主体信息互通、处罚风险信息互通、加强协同联动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组织召开全旗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动员会,并与旗公安局、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旗人社局、旗文体局、旗教育局联合制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切实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发生。2024年,宾馆、旅店内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零发生。

d4b136cb887943f2a5e0c959cbc66b84~noop.jpg

赤检青锋·基层品牌

“每一个心灵都值得倾听,每一朵花蕾都值得保护”。“蓓蕾”未检团队将通过“三强化、一加大”方式继续打造未检品牌,丰富品牌建设经验,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未检工作专业化水平;二是强化“四大检察”综合保护,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三是强化联动配合,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四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和覆盖面,更高质量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骆美豫)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