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乌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多举措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构建三大服务平台
建成法律援助实体服务窗口、12348热线、网络预约三大平台,依托司法行政机关官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向社会公众公布法律援助机构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实现军人军属法律问题及案件第一时间接待(接听)、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指派;充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动作用;增设军人军属维权律师值班专席,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多渠道响应军人军属法律服务需求。
畅通维权绿色通道
对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三优先”(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实行军人军属“零障碍”享受法律援助,简化受理程序,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畅通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义务兵、供给制学员及其军属;执行作战、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及其军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积极探索开展流动服务,对伤、病、残、出行不便的特殊困难军人军属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利举措。依法做好军人军属优抚政策落实、宅基地房产、家庭婚姻等法律援助工作。指派熟悉涉军法律和政策的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实现涉军法律援助工作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援助服务制度
援助中心对涉军援助诉讼案件做到“三个必须”,即涉军援助案件必须指派一名执业三年以上资深律师办案、涉军案件援助机构必须听庭并全程跟踪、涉军援助案件必须全部进行回访满意度调查。在案件办理终结后,积极听取办案机关、军人军属对承办律师办案的评价和建议,以保证涉军援助案件的质量。从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承办、归档等各环节发力,建立庭审旁听、意见征询、受援人回访、结案审核、质量评估“五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升军人军属参与度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