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边境派出所管辖的225平方公里的边境辖区,与蒙古国接壤,有着38.125公里的中蒙边境线。这里夏季泥泞翻浆,冬季积雪覆盖,大部分为不通公路、没有信号的草原,辖区沿边牧民居住分散,为了守护这片边境管理区78户196名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边境派出所“赫力沁”巡防队成立。
“赫力沁”为蒙古语,意为边境线上的人。巡防队由边境派出所警察、护边员、解放军战士和牧民群众共12人组成,12匹“战马”既是他们的巡逻装备也是他们最好的搭档,无论爬山涉水还是穿越草原,他们意志坚定、畅通无阻,一次次的赶到牧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马背警务”提升管控质效
额布都格边境派出所辖区位于呼伦贝尔腹地,冬季较长,气候寒冷,每年四五月份仍有降雪,如遇冬季强降雪天气时,大雪封路警用车辆根本无法正常行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边境管控工作的开展。“赫力沁”巡防队的成立,有效克服了车辆巡逻布防的不便,提高了巡逻速度,延伸了边境管控触角,提升了管控覆盖面。
2024年5月,巡防队在巡逻途中成功调解1起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巡防队队员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条文,劝解双方按照法律程序妥善解决问题,成功避免事态发酵。截至目前,巡防队踏查边境一线1200余公里,排查边境生产作业点56次,维护边境前沿地区钢丝网35处,搜集上报情报线索36条,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为维护边境一线安全稳定增添了一道强力保障防线。
多元管控致力服务民生
巡防队投入实战后,充分展现出在广阔草原及雪地上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实现了对现场的全方位掌控,强化了边境侦查、区域排查、巡逻走访、应急救援、应急处突的能力,强力威慑了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将巡防队这一重要载体与“新时代草原110”“三务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有效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调解+服务+治理”多元管控模式,以边境巡逻为契机广泛征求牧民群众意见建议,最大限度融入群众当中,充分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拉近与牧民群众之间的感情,针对性地做好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等工作,努力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2024年冬季的一场白灾让牧民们措手不及,这一年下雪比往年早了一个多月,因强降雪,能见度不足一米,草原被深度超过30厘米的积雪覆盖,不少牧民群众被困深山,巡防队队员带上救援工具,硬生生挖出一条路,解救受困群众12名。自“赫力沁”巡防队成立以来,累计走访摸排抵边牧户800余户,找回丢失牛羊2000余头,为牧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帮助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5件。
“以前我们这路不好走,有事儿找他们也要等上半天,自从有了‘赫力沁’,我们感觉踏实多了!”牧民群众那某赞许地说。
化身普法宣讲团“声”入人心
因辖区多数居民居住分散,一些偏远牧区居民的手机信号较弱,信息传递缓慢,为把服务送进草原腹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赫力沁”化身为“马背上的宣讲团”,他们奔驰在草原,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送进边境前沿的千家万户,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宣传党的精神和利民惠民政策。期间,宣讲团深入草原、走进蒙古包,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300余次,面对面解答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排查调处纠纷。
“赫力沁”队员说:“我们通过入户走访、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讲,倡议牧民主动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引导牧民群众遵纪守法、使牧区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共创平安边境创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他们经历过最凛冽的寒风,最冰冷的暴雪,也见过祖国边疆最璀璨的星空、最晴朗的白天。他们迎难而上、向险而行,践行着为国戍边、为民守边的光荣使命,他们不仅作为新巴尔虎左旗推进新时代边境管控建设的“先旗手”,更逐步成为了巴尔虎草原上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就是新巴尔虎左旗“马背上的巡防队”—“赫力沁”。(凌云 李楠 萨如拉 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