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理论 > 详细

打造“融入式”思政工作模式为国企高质量发展赋能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16:09:38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党委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推动思政工作和党的建设、战略管理、企业治理、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积极打造“融入式”思政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以思政工作提质增效赋能企业发展蝶变升级。

  一、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政治性,推动思政工作和党的建设相融合

  要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党员模范力、职工向心力、企业凝聚力,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聚焦政治引领,实施“旗帜领航”工程。坚持“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思政工作”的工作思路,推动党组织和思政工作在集团内部实现全覆盖,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组织协调、群团组织分工负责、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思政工作格局。创新“党建+”“九学法”“五大课堂”等思政教育形式,在项目一线设立“学习强国暖心驿站”,打通思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深化党员“岗、区、队”建设,开展“传帮带”“揭榜挂帅”“晾晒比”等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引领生产经营、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党的领导融入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形成了“1146”思政工作法,不断夯实思政工作基础。

  聚焦党群同频,实施“群团赋能”工程。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四必清五必谈六必访”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基层走访、关怀慰问等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帮助职工群众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聚焦主线工作,实施“全员凝心”工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610”工作体系,深入实施“石榴籽+”工程,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分层分类分众讲好形势政策、生产技能、模范事迹,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规律性,推动思政工作和战略管理相融合

  将思政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决策目标、目标管理深度融合,确保思政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战略目标融合。将思政工作融入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全年生产经营计划,确保思政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协调。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和跟进督办制度,引导干部职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细化为具体的决策遵循、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企业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决策目标融合。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思政工作责任制,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将社情民意作为民主决策、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推进思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加强督导落实,推动目标管理融合。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建立思政工作学习宣传、监督检查、联系指导、评价考核机制,将思政工作评价考核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生产经营业绩挂钩,激励子企业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

  三、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时代性,推动思政工作和企业治理相融合

  坚持守正创新,引导干部职工把理想抱负融入强国梦的实践中,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着力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激活人才科创引擎,提升新质生产力。将思政工作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和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加强对新入职职工、青年职工、年轻干部的思政教育,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水投英才培养工程、“师傅开讲”基层素质提升工程,组建“王海源工作室”等技术攻关团队,累计获批专利70余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自治区创新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共7家,以高质量思政工作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思政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精心打造“润水耕心”思政文化品牌,建立“知、信、行、传、改”闭环管理模式,通过“思政+”方式,将思政文化融入业务、班组和项目,充分发挥劳动模范、“最美水投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使思政工作成为凝聚职工力量、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夯实风险防控基石,提升安全保障力。将思政工作融入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合规管理等工作中,建立思政工作预测预警、风险教育、舆论引导、情绪疏导机制,全方位提升干部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及时回应企业职工和社会群众关切,努力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人民性,推动思政工作和服务社会相融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在内部协同、行业协作、阵地协育、社会协治中创造性发挥思政工作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领力。

  搭建思政协同平台。开展“一企业一特色”活动,各子企业结合中心工作探索“三坚三聚三弘扬”“五抓五新”“1+N”等思政工作模式,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建立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机制,与20余家机关单位、央国企、各类院校开展思政工作联建共建活动,有力推动人才引育互动、意见问题联解、产业发展联动。

  激发思政协育活力。打造占地800余亩的思政共育基地,开展情景式、互动式、沉浸式党课,每年迎接社会各界研学交流100余次,累计惠及20000余人。利用鄂尔多斯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智慧水务研究开发中心等平台,为10000余名学生、农牧民提供理论研学、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机会,助力产学研职教一体化发展。

  探索思政协治模式。以思政工作助力基层治理,出资为帮扶村、结对社区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汇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奋进力量。打造“水润暖城”服务品牌,集团干部职工扎实践行“水润暖城、福泽万家”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幸福便民、扶危助困、结对帮扶等暖心行动,在供水保障、节水行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担当作为,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解忧愁、增福祉。

  通过打造“融入式”思政工作模式,鄂尔多斯市水投集团干部职工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进取精神进一步提振,为民服务、勇于奉献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拼出了经营效益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喜人局面。“十四五”以来,集团资产总额年均增长31.74%,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4.54%,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7.56%,集团思政工作“四同四融”典型案例被中宣部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宣传报道,机关党支部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集团党员队伍涌现出自治区党代表、全市劳动模范、创业奉献标兵等先进典型70余人,为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了国企力量。

  工作启示

  (一)思政工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开花结果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思政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防止思政工作出现偏差和误差,促进思政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思政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发挥作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政工作理念,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先进典型鼓舞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力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让思政工作有温度有情怀,凝聚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思政工作只有坚持融入中心,才能激活全局

  国有企业要找准思政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具体工作措施,科学设置工作载体,把思政工作牢牢镶嵌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双向促进、双向提升,确保思政工作有形、有声、有效、有势。

  (鄂尔多斯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新发)


编辑:王瑶

图片资讯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