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播报 > 详细

司法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绽新颜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1:03:19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内蒙古法治网讯 记者 闫利民 刘琪 通讯员 秦福来)在社会治理的宏大版图中,人民法庭作为司法体系的前沿阵地,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扎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人民法院免渡河法庭以“六个行动”“四项工程”为抓手,与免渡河镇综治中心紧密协作,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服务,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目标,让司法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在一起交通事故纠纷中,免渡河法庭办案人员以“四心”工作法为抓手,坚持秉公心、诚心、耐心、细心的态度,先后为双方当事人组织四次调解工作,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最终引导双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真正实现案件事了人和,获得当事人高度认可。从婚姻家庭纠纷到邻里琐事矛盾,从土地权益争议到民生保障问题,每一个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该法庭都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情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温度。

  不仅如此,免渡河法庭积极与镇综治中心携手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基层调解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的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在纠纷发生初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某起邻里建房纠纷中,当地村委会和调解组织在了解情况后,迅速联合法庭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协调,从法律规定、邻里情谊等多个角度进行劝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该法庭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纠纷解决平台。通过远程视频调解、在线立案、电子送达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参与纠纷解决过程,大大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降低了群众的维权成本。同时,还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将法庭开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为了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免渡河法庭与镇综治中心全流程完善群众诉求的受理、转办、办理、督办等工作机制。在受理环节,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和热线电话,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及时得到接收和登记,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对于简单的纠纷,法庭组织工作人员当场进行调解处理;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件,镇综治中心及时转办至相关责任部门,并明确办理时限。在办理过程中,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纠纷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和专业指导;综治中心则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纠纷有效解决。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免渡河法庭将继续全力支持综治中心工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最多跑一地”成为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司法服务的生动实践。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