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法治
当前位置:首页 > 包头市 > 详细

让 “真金白银”到手,锦旗是最深情的回响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15:46:07  来源:内蒙古法治网

  近日,一位申请人将一面绣有“司法公正,执行有力”的锦旗送到土右法院执行局快执团队手中,激动地向执行干警表达感激之情。这面红彤彤的锦旗,不仅承载着群众对法院高效执行的由衷赞誉,更凝聚着申请人对执行干警信任与担当的共鸣——申请人积极提供线索,干警雷厉风行出击,共同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该案系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因被执行人张某长期隐匿行踪、转移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首次执行阶段只能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告一段落。但执行法官与申请人始终未曾放弃,法官利用大数据平台多次查控,排查财产下落;申请人积极搜寻线索,主动联系法院、配合法官追踪被执行人踪迹,最终锁定张某最新动向。

  执行干警火速行动,向张某送达《预拘留通知书》,明确告知其若不及时履行义务,将面临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迫于法律威严,张某次日便筹措资金全额还款,这一案件的成功执结,彰显了"预拘留"措施的强大威慑力,也展现了执行干警与申请人之间的信任与配合。

  预拘留通知书不同于直接采取强制措施,"预拘留"机制通过书面警示给予被执行人最后主动履行机会,既体现司法温度,又以"法律倒计时"形成高压态势。

  本案中,执行团队精准运用该项措施,直击被执行人"怕曝光、怕惩戒"的心理弱点,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终本”不是“终点”,执行永不停步。一面锦旗,是认可更是鞭策,当"执行利剑"遇上"群众智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案结事了的喜悦,更是司法权威与人民信任的同频共振,土右法院将持续深化“四预”惩戒预警机制,持续深化与申请人的协作联动,畅通线索反馈渠道,以更高效的执行速度、更有力的执行举措,守护群众胜诉权益。

  法院在执行工作中虽能运用信息化手段查控财产,但面对部分恶意转移财产、玩“躲猫猫”的被执行人,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往往能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土右法院在此呼吁广大群众积极提供执行线索,与法院携手构筑社会诚信体系。(亢佳)


编辑:王瑶

内蒙古法制报社主办

版权声明:内蒙古法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蒙ICP备1300078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08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平台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 0471-4687549

Copyright © 2020- 内蒙古法治网 All Rights Reserved